绩溪法院:扫清方言障碍,为外地青年干警融入工作打通快车道

24.03.2016  17:28
 

  安徽法院网讯  法庭内,诉讼双方阐述着各自的观点,键盘被书记员小周敲得咔咔作响,她努力记录着每个诉讼参与人的意见和看法。虽然庭审辩论到激烈时,双方会不自觉地用当地方言相互争论,但是这基本不影响庭审的记录工作。

  “刚来的时候可不适应了!尤其是当事人讲方言的时候。”小周如是说,“徽语本身就十分难懂,而绩溪话又是徽语当中最晦涩的方言之一。起初我和法官下乡办案的时候,经常是法官翻译一句,我记录一句,效率特别低。现在好多了,即便是遇到不会说普通话的大龄群众,我也能明白他们想表达什么。”小周从入职之初对方言的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语言氛围,离不开该院对年轻干警实际情况的掌握和总结。

  近四年来,绩溪县人民法院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的年轻干警就有15人,其中12人来自外地。为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干警更好的开展审判工作,该院从多方面入手,帮助大家了解方言、融入当地。

  组织当地法官、书记员与外地青年干警开展座谈讨论,专门收集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涉及常用方言的使用问题,并进行梳理和解答。在对新入职书记员进行培训的同时,从司法为民的角度,有针对性的提高干警学习方言的意识。

  抽调青年干警进入业务前线,利用审判业务给青年干警施加压力,通过送达、审判、执行等各个审判节点的运行倒逼青年干警认真学好方言。结合案件的繁简分流机制控制工作量,适度调整压力,逐步提升干警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自学时间。

  针对年轻人的自身特点,推荐当地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组织干警观看民俗语言类节目和网络剧。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参加法院组织的各类普法宣传活动,拉近他们与当地群众的距离,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