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法院加强民意沟通 深化司法公开
安徽法院网讯 和县人民法院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审判工作实际与社情民意,健全民意沟通机制,拓宽民意沟通渠道,采取多项举措,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并使之成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建立联系基层制度。在全县各镇、社区设立11处“法官便民联系点”,各驻点法官在每周固定时间进入联系点开展实行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立案指导、诉前调解、现场审理、判后答疑等“一站式”服务,利用联系点的前端优势,将联系群众渠道的前移。
搭建民意沟通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将“法院开放日”活动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在校学生走进法院。通过听取工作介绍、旁听庭审、座谈交流,将法院审判流程和司法工作特点主动展示在群众面前;继续实施“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法官进学校”服务活动,夯实民意沟通的基础。
完善司法便民举措。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减、缓、免交等措施;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诉讼引导、立案审查、咨询查询等功能,实现“一条龙”便民立案制度,注重服务细节、改善接待态度;在案件审理阶段,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建立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对接机制,完善巡回审调机制,尽力方便群众诉讼。
重视人民陪审工作。发挥人民陪审员在扩大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今年已增选20名人民陪审员,强化人民陪审员管理和履职,由院政治处统一安排使用,要求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必须有一名人民陪审员参加,同时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行业专长和地域优势,参与案件调解和矛盾化解,疏导纠纷的妥善解决。
优化司法公开网络。积极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平台建设,全面、及时、规范地公开各类司法公开信息,目前在全市法院系统已率先实现将符合公开规定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注重法院网站建设,将法院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之下,使网络平台成为传递信息、相互沟通的重要途径;悬挂意见信箱,公开接受当事人的投诉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通过建立科学、畅通、有效、简便的民意沟通机制,促进该法院全年的各项工作在贴近民意的基础上健康发展,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