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法院六举措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安徽法院网讯 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增强基层法庭法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工作活力和创造力。最近,太湖县人民法院从实际出发,积极找准着力点,陆续推出六项举措,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
一是及时调整成立领导小组,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根据班子及人员变动情况,院及时调整成立了基层人民法庭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专委、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开展活动,切实加强对基层法庭的工作指导。
二是健全关心关爱机制,着力向基层一线倾斜。院党组专题研究了关心关爱干警的各项规定,着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先后研究落实了增加基层法庭安保力量、提高聘用人员工资和下乡补贴,提高炊事员、门卫工资待遇等措施,并决定建立健全从政治待遇、物质保障、身心关怀等方面逐步向基层覆盖、从优待警的相关机制。院领导还主动到所在乡镇协调工作,帮助基层法庭干警释压减负、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是抓党建、强作风,增强干警凝聚力。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法庭党建工作,定期召开政治理论学习会、案件研讨会分析会、书记员学习交流会与业务骨干、积极分子恳谈会等模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更新法官知识储备,提高基层法官司法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法庭文化建设,建立了相关活动室、文化室、图书室,以陶冶干警情操。将党建工作和文化建设同步开展。进一步丰富干警活动内容,促进干警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逐步提升。
四是突出特色服务,打造创新型法庭。为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多元化、全方位,县院统一指导三个基层人民法庭,积极打造审判员、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相结合的多元调解联动机制和法庭、司法所、派出所、村居调解组织相衔接的工作模式。并搭建平台,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台,有效整合调解力量,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平息纷争,促进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加强规范建设,促案件质效提升。在对三个基层法庭全部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积极改善法庭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外。院同时结合“庭审观摩”与庭审直播,由分管院长带头到基层开示范庭,鼓励年轻法官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审判经验和庭审驾驭能力。积极开展裁判文书评查和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裁判文书瑕疵。并规范案件审理评估、审限督办、限期结案等工作,提高审判效率。
六是强化正风肃纪,打造过硬队伍。结合全市开展的“正风肃纪”活动,院针对基层人民法庭工作特点,重点部署了查信念不坚,“松散软”现象;查服务不力,“推卸拖”现象;查徇私枉法,“六难三案”现象;查形象不佳,“三圈”不正、着装不整、语言不文明等问题。并拟定出台人民法庭工作人员驻庭规定、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办法等,进一步强化审务督查和明察暗访,严肃执纪问责。努力打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过硬的人民法庭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