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精神镌刻心间[安徽日报]

06.02.2015  19:13

本报记者 李晓群

制定政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逐渐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一种思维模式;自觉学法、自觉用法,法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回首2014年,法治安徽建设步履铿锵,法治精神深深镌刻于人们心间。为民、利民、惠民、安民的法治建设,正在成为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的有效方式。

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委法律顾问制度,法治建设纳入省市县三级政府目标管理

去年12月16日,来自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等专业领域的5位专家,受聘开始担任省委法律顾问。这标志着安徽省委法律顾问制度正式建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为第一家。

去年上半年,省委启动法律顾问选聘工作。首批聘任的5位省委法律顾问皆为我省法学界精英,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法务经验。省委法律顾问聘期3年,履行6项工作职责。法学界专家认为,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委法律顾问制度,充分表明安徽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以省委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引领,依法治省进程深入推进。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依法治省向纵深发展:省委《关于进一步提高省委常委会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的意见》;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意见》……

我省已基本建成法治安徽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体系、考评体系、指导体系‘三大体系’。”省司法厅负责人表示,在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带动下,全省各市县已全部将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效能考核,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由“软任务”向“硬指标”的转变。

法治创建活动正在各地逐步深化,目前,全省共有60个行政村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命名,102个村新跨入了“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行列。

司法改革步履铿锵——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设“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诉讼服务平台

点对点”“面对面”,涉诉信访接待有了新举措。去年10月15日,庐江县人民法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迎来首位“访客”。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向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反映了案件相关情况,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解答。远程接访避免了当事人的长途奔波,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去年以来,我省全面部署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通过统筹信息化项目,构建起安徽法院诉讼服务在线平台。

为发挥制度的“倒逼”作用,我省强力推进裁判文书公开,省高院、各中院和被评为全国、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基层法院作为第一批单位于去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其余基层法院于7月1日前正式实施。与以往相比,裁判文书公开具体内容发生深刻变化:将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的上网要求由“可以”改为“应当”,扩大了各级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改“上网需审批”为“不上网需审批”,突出“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当事人实名公开,满足公众获取真实信息的需要……

以公开促公正,一系列有力举措,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去年,专门开展了邀请千名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开展千场庭审网络直播、举行百场新闻发布会、举办百场法院开放日、邀请百名代表委员看法院等“双千三百”活动,增强深化公开、接受监督的主动性。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提升参审率和参审效果。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适当扩大缓减免收诉讼费范围,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共缓减免收诉讼费5100多万元……

诉讼服务中心是社会矛盾纠纷进入司法领域的第一道关口,也是群众接触感知司法的第一个窗口。省高院负责人表示,我省着力建设“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诉讼服务中心,全省已有93个人民法院建成了诉讼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4%。目前,当事人在诉讼服务中心就可办理立案、诉前保全、申诉信访、判后答疑、查阅卷宗等事项,真正实现“进了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为民服务实实在在——零距离提供“一条龙”服务管理,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新模式全省推广

朱道全是芜湖市白马街道新山村居民。去年,他到公共服务中心提交办理户籍分户相关材料后,仅仅3天时间户籍分户就办妥了。他感慨地说,以前办一个分户,需要跑村委会、跑街道、跑派出所,前后忙活1个多月才办完。现在,只需要跑一个点就能办好,既省事又省心。

朱道全是通过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为民办事“一站通”办理的业务。这个“一站通”平台,将政府各职能部门所有与居民相关的办理事项整合到平台上,实行“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综合接件、后台审批、一站办结、电子监察、全城通办、全年无休”。

群众进一个门、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结审批、服务事项,享受到真正的面对面、‘一站式’服务。 ”省综治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芜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新模式已在全省推广,并将于2016年底实现全覆盖。

民生为先。为民、惠民、利民、安民,是我省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去年,我省把推进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载体,围绕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整合各类为民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以“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为方向,实行全过程服务和全过程代理,统一协调处理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我省出台《关于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的意见》,在全省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建立公安民警与人民调解员联合调处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实现公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有效对接。全面部署在全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覆盖城乡。在全省农村地区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去年底,已完成包村民警的选派工作,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包村或驻村民警……法治惠民工程,正让人民群众享受着实实在在的法治建设实惠。

稿件来源:2015年2月6日安徽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