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打通高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015年上半年开始,按照“统筹推进,试点先行”的总体思路,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河北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率先开启“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的探索之路,通过完善“四个机制”、建立“三项制度”,主动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松绑”,积极对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1.完善“四个机制”,释放高校创新活力
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珠三角的许多大学教师、科技人员等利用周末到企业兼职,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成为助力两地经济快速腾飞的关键之一。放眼河北省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短板”较为明显。科研、资产、财务、人事……科技成果转化遇到“肠梗阻”,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但多数问题却出在机制上——收益分配、职称评定等重课题、重论文,轻应用、轻转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缺乏有效引导和保障,“下海试水”顾虑重重……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先迈出机制创新的“第一步”。
一年多来,在积极推动高校贯彻落实《河北省促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省科技厅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出发点,围绕用好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引导高校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创新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让科技成果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有章可循”,探索科技成果的托管、特许经营、专利质押、信托、证券化等资本化运作模式;
规范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明确成果完成人(团队)、成果转化重要贡献人和学校(院系)等各方的收益分配比例及分配方式;
探索科技成果产权管理机制,制定科技成果股权奖励及其确权、股权变更办法,明确学校持股方式,规范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和收益分配行为;
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职称评聘和考核制度,研究制定横向课题结余经费用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报酬奖励的管理办法。
以“四个机制”为着力点,河北省高校明确试点目标和重点任务,改革成效亮点频频。
针对各学院、部门想要离岗创业的科技人员,河北科技大学“3年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档案工资正常晋升”,符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的“可正常申报晋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即便因离岗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也可“申报研究员系列等无教学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
保留学者身份、降低失败成本,2015年以来,该校在岗兼职创业科技人员30多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额度逾138万元。
在河北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被纳入学校(或科技开发中心)财务统一核算管理,实施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获得的股权收益,研发团队或成果完成人可从形成股份或出资比例中提取90%。
燕山大学则制定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核算办法,明确成果完成人(团队)的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收益额的70%,不高于收益额的95%。
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从拿课题开始、以发论文结束的高校科研“套路”正被渐渐打破。
2016年7月26日,由河北工业大学教授齐承英领办创办的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基于其创新理论和技术发明——“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技术”,该校以专利技术评估作价,先后两次入股助推企业发展,成为创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又一典型案例。
2.建立“三项制度”,对接市场技术需求
科学研究不是闭门造车,更不能自娱自乐。教授们把放在抽屉里的科技成果拿出来直接推销给企业,结果往往不欢而散。产、学、研结合,怎样破除“两张皮”?
省科技厅提出,将高校科研机构“前置”,强调研究的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让成果转化更具“生命力”。
作为河北工业大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前哨”,在石油化工重地黄骅,河北省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河北省唯一一家面向京津冀,乃至全国的石油化工、煤化工和海洋化工等化工产业的科研机构。
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几门“好亲戚”让其在设立之初就定位为市场化运作、开放式服务、全方位资源整合的平台——
联合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中捷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筹建于2015年5月的河北省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整合了“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以重点攻破具有产业共性的技术难题;更创新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研究院+技术中心”为组织构架,灵活地与各类产学研主体共建研究中心。
合同科研、项目经理、股权激励……市场的“大手”纵横捭阖,不仅广泛整合多种资源以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更让河北省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参与各方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收益盆满钵满。
如今,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构建以技术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河北省越来越多高校的共识。为供需双方搭建服务平台,省科技厅积极倡导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四库”制度——
对校内科技奖励、专利、结题项目等进行定期评估,深入挖掘可转化成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技术储备库;开展诊断咨询、对接洽谈、定点联系等活动,多渠道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库;梳理校内教职员工的专业领域、技术特长及可提供的技术服务等,建立技术人才库;及时总结科技成果转化典型经验和做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库。
集合资源共享、成果发布、转化管理等多种功能,一年多来,河北工程大学以“四库”制度为模板,利用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区位优势,面向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挖掘有效技术需求1100多项,发布科技成果753项;同时,积极整合外部资源,与天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科技成果网上共享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已经建立。
而除服务省内11个设区市外,河北科技大学还将“触角”延伸至北京、天津、山东、四川等地,对接河北百家创新型领军企业60余家,并与省内外96家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逾50%的科研课题来自于企业,产、学、研的合作之“手”越拉越紧。
不仅仅是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四库”制度,在省科技厅推动下,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年度统计报告制度、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也相继建立。这三项制度落实了部门分工,明确了责任主体,使高校成果转化对接市场技术需求愈发规范。
3.培育“科技红娘”,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高校是科技成果的“富矿”,但转化率普遍偏低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是教授们只重研究、不懂市场,一方是企业不知如何利用科技成果进行技术提升——双方各自寻寻觅觅,但当中的一层“窗户纸”却常常难以捅破。
打破信息屏障、密切校企联系,省科技厅引入“技术经纪人”概念,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
“需求调研-技术评估-合作方式设计-跟踪服务”,一支由7名专职人员组成的技术转移管理服务队,以知识、技术、经验、信息为校企对接“牵线”,是河北工程大学尝试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的雏形。
结合煤炭、水利、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础零部件)、土木建筑等优势学科,2015年,该校先后组织10支校级服务队、30多支院级服务队,深入240余家企事业单位,征集需求976项,签订技术转移项目371项,与38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快递”高校科技成果,“转达”企业技术需求,在省科技厅的督促鼓励下,河北省高校已着手培养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复合型的“科技红娘”队伍——河北工程大学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培养技术经纪人,以技术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河北工业大学组织多名骨干人员参加技术经纪人培训,除要当好“科技红娘”外,还要成为高校科研的“向导员”、对接企业的“服务员”;河北科技大学将技术应用、成果转化、有效专利和论文一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对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者破格评聘;燕山大学设立成果转化岗位,在教师职称评聘和上岗晋级考核中,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考核的重要条件。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技术经纪人就像畅通校企信息沟通渠道的一支“润滑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走上“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