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长江大桥开始安装12颗“佛珠” 预计一年后通车
再过一年,800里皖江上将再添一座过江通道——池州长江大桥。建成后的池州长江大桥,将会呈现出“佛珠”、“佛光”、“双手合十”等佛教文化元素,并极大解决枞阳和池州之间过江不便的问题。这是记者5月16日在池州长江大桥建设工程现场了解到的。
进度 主塔8月份封顶,大桥年底合龙
16日上午,在枞阳与池州之间的江面上风力达到了五级,矗立在江水之中均超过200米的两座大桥主塔更显“稳如泰山”。从桥下向上望去,主塔的“佛手”造型十分威严,工人正在对塔中连接钢索的横梁进行安装。
池州大桥项目部副主任章征介绍,目前大桥主塔已经浇筑完毕,并完成了三道钢梁的安装。预计7月中旬前全部完成六道钢梁的安装,球体状“佛珠”就是包裹在这六道钢梁上。今年8月,主塔将完成封顶,9月斜拉钢索开始安装。届时,大桥“佛光普照”的整体造型就将完全呈现。
特色 九华山佛教文化将布满大桥
据介绍,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属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德州到上饶高速(G3W)的关键节点工程,也是安徽省“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三”济南-砀山-利辛-桐城-池州-石台-祁门公路跨越长江的关键性工程。路线起自枞阳县会官,止于殷家汇,全长41.026公里,其中长江大桥长5.818公里,北岸接线长16. 153公里, 南岸接线长19.055公里。项目概算约60.19亿元,计划工期48个月,于2019年6月底建成通车。
根据设计,为了突出池州九华的佛教文化,大桥的两只主桥塔设计为双手合十的“佛掌”造型,掌中各有六个琉璃黄的“大佛珠”,同样琉璃黄的斜拉钢索则从佛珠中呈放射状垂向桥身,如“佛光普照”,阳光下显得金光灿灿,十分华丽。
工艺 让桥墩在泥土中“生根”
除了造型上的独树一帜,池州大桥在各项技术上也有最新突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系列根式基础成套技术”,去年获得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安徽交控集团副总工程师殷永高做了比较生动的介绍,简单来说,如果以往桥墩是一根水泥桩基打在深土里,现在所用的技术就是让这根桥墩上嫁接横向的根键,就像“长”出“根须”横向伸进泥土,与有根基的大树总比旗杆耐力更强的道理相似。
殷永高介绍,这种技术是安徽交控团队自主研发设计的,在全球属于独创。2005年首次提出根式基础概念以来,依托淮河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等实体工程先后开展了试点和多项基础研究。在池州大桥建设前,该团队已经将这项技术标准化、设备化、程序化,才能够全面在该工程中使用。目前,根式基础研究获得十余项国家专利,并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意义 合肥 到池州、石台、祁门行程将缩短
目前,枞阳到池州需要绕道铜陵长江大桥过江,但随着池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枞阳到池州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1个半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
此外,作为济(南)祁(门)高速公路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待济祁高速公路合(肥)枞(阳)段、池(州)祁(门)段全部通车后,合肥到池州、石台、祁门的行车时间将均比目前缩短1个小时左右,届时可实现1个半小时到池州、2个小时到石台、不到3个小时到祁门的高速直达。届时,也将大大缓解合安高速、合铜高速的行车压力。章国兵 金海礁 记者 祝亮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