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将关爱农机“老兵”进行到底

22.08.2014  14:36

                                                                                                                                                        ——香隅农机站开展农村老拖拉机手工龄补助发放工作纪实

      8月18日是晓苏连续下乡的第7天,调查名册显示上午要上门核实的人员信息:姓名,王东舟;年龄,92;住址,香隅镇香山村十一组。

      在一座低矮小楼里,晓苏找到了正斜靠在躺椅上王东舟老人。老人耳已近全背,手微微颤抖。当工作人员谈起老年轻时开拖拉机的往事,老人记忆仍是那么清晰,历史一下拉回到七十年前,老人浑浊的眼里依旧闪着光,仿佛又坐回宽大的驾驶室,随着机器的轰鸣,一往直前。

      随着时光流逝,王老昔日的辉煌早已无人提及,当年的同事也多已作古。好在历史并未忘却,最近省里发了文件,要给以前的老拖拉机手按工作年限发放生活补助。前几天镇里分管镇长就召集各村负责人开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布置各村先将人员摸底上报;县农机局也召开了培训会,并从档案部门调取了早年的农机“三站”档案材料,作为重要物证给各下属站参考。香隅老区原来既有国营拖拉机站,又有公社农机管理站。涉及人员多,有村干部、退伍军人、下放知青、干部家属、回乡学生;流动频繁,有调任的、有回城的、有中途招工的、有升学的。这几天晓苏和同事忙着按摸底名单下村到组逐户上门调查,宣传政策,确定人员,核实工龄,送发申报材料,详细讲解填报要求。几天的辛苦工作终于有了进展:初步调查核实老拖拉机手24人,其中4人已故,3人回城,2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际能够享受生活补贴的15人。

        今天要核实的最后一位是已举家搬迁至东流镇七里胡圩区的夏善群。夏师傅年过六十,当了八年兵,姐夫、哥哥都是部队干部。当年他原本有机会继续留在部队,但是由于其个性原因,他选择了回乡进拖拉机站当司机。原本想一直与铁牛相伴,不曾料后来政策变了,几百元人民币,一纸盖了红章的“遣散令”,让他又做回了地道的农民。如今3个女儿都已出嫁,家里的几十亩田地全靠他和老伴,还有院里停放的几十年来割舍不下的拖拉机一同打理,日子清苦却也安宁。接过申报表,老夏情绪有些激动,紧握住晓苏的手连声说:“想不到,真想不到政府还记得我啊。”晓苏受了感染,心头一热脱口而出:“夏师傅,这件事办不好,再不迈你家门!

    回镇的路上,天已放黑,临街的灯光星星点点,耳边回荡起一首老歌“想起来是那样遥远,仿佛又回到从前……”也许年纪轻阅历浅,晓苏还没有积聚回忆往事的感慨,但耄耋老人眼里兴奋的光芒、退伍军人粗糙的双手一直浮现在眼前,一个有些沉重但又十分坚定的信念定格在心里:一定要将关爱农机“老兵”进行到底。(萧思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