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田地挖金掘银—— 太湖县江塘乡大塘村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示范项目侧记

03.03.2016  17:12
          信息来源:2016-3-3中国矿业报
        □ 作者 洪曙光
        沐浴着冬日暖阳,记者近日来到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乡大塘村,进村庄,入农户,到田间地头,走进蘑菇培植基地和家畜养殖场,看到了太湖县通过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给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柏树组,记者看到,两排整齐划一的村民安置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家家为两层楼,单门独院,人们在院内户外忙忙碌碌,准备着年事;一条标准的村村通水泥路从安置房后穿过,与安置房中间的水泥村道成“T”字型相连,紧挨安置房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成半弧形展开;安置房的东西侧稍向后分别是文化广场和菌业公司……远远望去,这景色宛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画卷。
       
        走进村民宋训华家的院子里,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带着孩子陪着他和老伴在晒着太阳,打牌聊天,吃着瓜子喝着茶,小孩子骑着车绕来绕去,一幅活生生的天伦之乐图。谈到土地整治和如今的生活,老宋乐得合不拢嘴:“都是国家政策好啊!”他介绍说,家里共9口人,共有10亩地,每年共收租金近5000元,建房时一次性享受政府补助8万元。土地整治流转后,他和儿子、女儿都在外打工,仅他自己在上海做油漆工每年净收入就有2万多元,“原来都在家做田,只能吃饱饭,现在大鱼大肉想吃就吃,还经常开开‘洋荤’呢,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太湖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江金保介绍说,大塘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规模115公顷,其中农地整理建设规模110.4公顷,村庄整理建设规模2.9公顷,总投资120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新建安置点一个,安置42户,新增耕地6.2公顷,于2013年12月完工。
       
        针对土地流转中如何尊重农民意愿的问题,安庆市人大代表、大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汪玉平介绍说,土地整治后,按照“确权不确地”的原则确定权属后,由村两委按照法定程序实施集体流转,同时,划出一个“自种区域”,给不愿意流转和自己想种块地的村民自种,绝对不“强迫”。目前,该村绝大部分土地都流转了,选择自种的基本上都是过上富裕生活后想体会农耕生活的村民。
       
        “土地经过整治流转后,村民从传统的农耕谋生方式中解脱出来,过上了比原来不知好多少倍的好生活,村两委也卸下了一些负担。”汪玉平说,2015年4月,村两委就谋划带领村民走上富上加富的道路,成立了菌业有限公司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年下来总算是有收获了,当年投入当年获益,他深吸了一口气说:“从目前看,路子走对了。
       
        成立菌业公司时,相当一部分村民处于观望状态,明确投资入股的很少。为此,村两委组织人员到湖北等地考察观摩,招商引资,引入一家菌业公司,聘请了一位专业技术员,按照公司50%、村级集体17%、村两委委员共33%的比例入股,先行先试。汪玉平说:“村两委委员先担风险,不仅让村民不担风险,而且也是让村民看到我们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态度。
       
        2015年7月,投资两百万元、占地4亩的蘑菇培植基地正式建设,培植房、烘干房等于9月建成投产,当月5万棒蘑菇便出产。汪玉平介绍说,每只蘑菇棒成本约6元,每棒纯利可达五六元。村民们了解情况后,纷纷找到村干部要求投资入股。
       
        记者一行来到种植房,正在采摘蘑菇的村民章淑芳告诉记者,她在这里打工每小时7元钱,每天工作可达七八小时。汪玉平在现场乐滋滋的:“今年要扩展到5万棒。按照统一供种、统一免费技术培训、统一回收产品的办法,按照成本价先安排100个贫困户,每户2000棒,在自家庭院培植。”他介绍说,要求入股的人多,根据实际情况先安排贫困户。同时,推行庭院培植,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土地,而且中老年人都可以种植,足不出户就能赚钱,是一箭多雕的大好事。明年逐步推广到全村650户,每户年收入都可达1万元以上。
       
        “专业养殖这一块大家都比较认可,目前有510户参股,每股100元。”汪玉平介绍说,村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设有生产资料供销、技术培训、资金助3个部门,已运作了4年,主要利用种植的油茶地和山林地养殖蛋鸭、土鸡等,年利润率达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