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类节目火爆荧屏 能否“复兴汉字”?

01.09.2014  12:14

    当下,人们对“汉字失写症”的担忧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快速进入“键盘时代”,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认为汉字书写上出现的问题是信息技术运用所导致的,这是不全面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技术的发展,不但影响了汉字的书写,还影响了印欧语系等表音体系文字的书写。”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巨龄表示。他解释,“汉字失写症”并不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罪过。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当人们习惯在键盘上使用拼音来拼写它时,对于它形体的记忆慢慢就淡化了,而这种淡化,是由于汉字的固有特点造成的。它比表音体系的文字失写现象相对要明显,这更加引起国人的关注。“事实上,表音体系的文字,也同样存在失写问题,只是我们对此知之或感之不那么强烈。”

  “文字的发展,绝对敌不过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张巨龄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字书写功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必然要出现的。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尽量减少信息技术对文字书写功能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而绝对不可能彻底消除这种影响,更不能因此放弃和阻止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会不断发展,正如文字在发展一样。然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是科学技术,文字的发展、进化必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如果不适应,文字必然遭到淘汰。

  因此张巨龄强调,文字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同向而行。汉字和表音体系文字不同,表音体系很快适应了信息技术,所以得到了优先发展的机会,而汉字及时跟进,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所以信息技术没有罪过。但是,如果汉字不发展,计算机里就不会出现汉字,那么汉字就失去了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那些没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汉字,也就会被淘汰。

  而正当人们苦于思考如何应对“汉字失写症”之时,汉字听写类节目出现了,它把提醒人们“提笔忘字”作为节目设立的初衷,迅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人们普遍重视汉字的书写,已经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张巨龄指出,媒体对于引起人们注重汉字的书写,确实起到一个唤起的作用,但是媒体不是研究机构,也不是专业的负责部门和机构,它并不能根本解决“提笔忘字”。

  汉字里有“文化”,但不是“文化”的全部

  “我的一位老同学,一个中文系老大学生,曾是一家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起初是《汉字听写大会》的忠实观众,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却不怎么看了。因为,他觉得,汉字真的太难了,有些字连他都写不出来了,因此兴致就渐渐淡下来了。”对此,张巨龄深有感慨。

  “这些节目的设立者,言必‘去古籍里复活文字’,说是‘从古籍中找回我们民族的精华’。我想,这样的说法有些过于攀高,或者说是,把媒体的作用看得太高了。”对于所谓“汉字节目”就是要复兴“死字”,在其中寻找“民族性”和“文化性”的论调,张巨龄有自己的看法。“汉字当然有文化,但是汉字不是我们文化的全部”,汉字既有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有工具功能的共同性,文化是其特性,工具性、符号性是共性。既然是工具,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那就越省时、越省力、越简单越好。

  “然而,仅仅为了省时省力,就随意简化,完全改变了汉字的形体,那就碰触了汉字的文化内涵,就要出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汉字类节目宣扬‘要挖掘民族精华,重视汉字文化’,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张巨龄认为,还应该对汉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果按照现在的思路继续下去,说是‘焐热’死去的字,以‘挖掘民族精华’和‘复兴’古籍里的‘汉字’,回归古汉字,进而认为汉字的形体一点都动不得,甚至使人无意中碰撞了与整理和简化汉字相关的语文政策、法规,那就需要警惕了。我甚至在想,对于那些评委专家而言,这些字是他们事前‘寻摘古语’或是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里找出来的,是为了‘憋’他人准备的。如果请‘专家’也到成人组挨‘憋’,怕是也免不了有‘零’成绩的。这样,就失去了作为节目唤起人们重视汉字书写的作用。”

  采访中,张巨龄反问记者:“节目发展到使应赛者都面面相觑,发展到使人感到汉字的艰难已超出了他们平常想象的程度了,那人们还有兴趣,甚至有信心去学吗?”在他看来,“这样的状态,实际上已经走向唤起人民注重汉字书写这一初衷的反面。如此发展下去,怕是不但外国人不敢学习汉字,恐怕中国人自己也会对祖国文字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

  汉字没有死亡,不存在起死回生的问题

  时下,一些汉字听写类节目为了推广节目中出现的冷僻字,甚至发起了所谓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每周精选推出一个“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广泛传播。有网友批评,这样的宣传只会让节目走进死胡同。然而,节目的主办方却似乎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淘汰了我们优美词语的也许是一个错误的时代。一辈子也见不到的字词也许是一辈子的遗憾。”多次表示他们的理想就是要复兴汉字,要从古籍古字里找寻民族文化精华。

  “我觉得这些解释有些牵强,‘从古籍里复活文字’的作用,是媒体担当不起的。因为,它太宏伟和庞大了。如果一个文字真的死了,就没有办法复活,即使媒体强行复活了它,人们也不可能使用它。”张巨龄表示。同时,这种所谓“复兴汉字”的提法,是不准确的和不科学的,因为作为一个整体,汉字没有死亡,不存在起死回生的问题,我们每天还在使用,汉字的书写,只是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远远没有到形成“危机”的程度。

  相反的,他强调,对于汉字而言,目前的任务不是所谓的“复兴”,而是仍然要强调规范,强调不滥造胡写,强调使之不断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宣传重视汉字的书写,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才能健康、有效,才能获得人们心悦诚服、发自肺腑的欢迎。

  “汉字之多,浩如烟海,有6万,甚至8万多个。这当中,除了音、义确切的,也还有不少读不出音,甚至是音、义均未详的。你说它是死了还是冬眠了呢?想要强行把它‘复兴’‘焐热’,是‘兴’也不会‘复’,‘焐’也不会‘热’的。那这所谓‘从汉字里找出民族文化精髓’,又怎么做得到呢?”

  为此,张巨龄建议,汉字听写节目应该围绕着不久前公布的8105个《通用规范汉字》,或在其基础上稍扩大一些的范围来进行,以便“赛有所用”、“赛而可用”,让人们喜闻乐见。

  珍重汉字,需要官方、媒体、民间组织和学界等的合力

  针对当前应该怎样解决汉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张巨龄认为,汉字最终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是媒体倡导就能奏效的事情,媒体只能起到意识唤起的作用,唤起的对象不只是普通大众,还应该包括相关专家、学者和全体语文实际工作者,也包括有关负责机构及其责任者。

  “就我国的特点来讲,汉字书写和运用,要真正引起重视,需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架构和动作。比如,建国初期,曾掀起过全民学习语文的热潮,媒体确实起到了唤起与推动的作用。”他介绍说,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同时,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学语文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

  “只有一个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架构和动作,才能真正使得对汉语、汉字珍重的意识,在人们心中挺直地树立起来,使之成为个人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在他看来,媒体在唤起人们相关意识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此外,还需要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和学界真正重视并行动起来。(原文载于光明网,有删节) (光明网记者 吴晋娜)

(责任编辑:刘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