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4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合肥学院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
11月12日,由安徽省教育厅、德国下萨克森州科学与文化部主办,合肥学院、黄山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在合肥学院举行。来自德国和国内近百所高校、企业代表400余人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州长施特凡•魏尔、国务秘书比尔吉特•霍内,安徽省外办主任张箭,教育厅厅长程艺,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校长张文兵,黄山学院党委书记徐成钢、校长汪建利等出席。论坛开幕式由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主持。
开幕式上,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为研讨会致开幕辞。吴春梅对中德双方相关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合肥市与合肥学院的基本情况。合肥市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作为中国科教基地之一、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近年来,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合肥学院作为安徽省与合肥市共建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与德国高校的深入合作,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与地方经济相适应,为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德国下萨克森州国务秘书比尔吉特•霍内在致辞中对中方的科学安排表示感谢,并希望双方今后进一步加深合作交流,促进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上海市教委副巡视员杨国顺代表上海市教委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及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作为中国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员,杨国顺指出长三角联盟高校应围绕三省一市格局,为扎实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做出贡献。
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作了特邀报告,张大良认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是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不断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张大良还从如何“强化自身特色,构建优秀学科专业体系”、如何“ 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如何“突出应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何“扩大开放,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做法”四点出发阐述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看法。张大良在报告中指出安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值得推广,合肥学院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度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其他高校的学习。对于“长三角应用型高校联盟”的成立,他认为是中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中的一次创举,并希望“长三角应用型高校联盟”的经验和做法能够辐到全国更多的地区,起到一种引领示范的作用,从而有力的推动全国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施多恩博士就“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特色”做了报告。报告中他指出,德国高等教育实行双元制,使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达到有机结合。在应用型高校建设方面,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报告现场施多恩博士通过对德国高等教育体系构成的剖析,明确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中国职业教育学院的区别,应用科学大学是一种具有应用导向型的高等教育结构,这种结构内涵丰富,非“技术”二字可以涵盖。
“为青年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是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本次研讨会上的报告主题。程艺指出,大学应为青年人实现人生梦想提供支持和帮助,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规模巨大的青年群体自身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必须克服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程艺在报告中还指出,七年前,安徽部分高校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就组成立联盟,共同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中德高等教育研讨会为探索提供了学习借鉴德国先进经验的平台和合作发展的机遇。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人,程艺认为应用型高校在发展上应注重了解社会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导向;敢于大力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合理加大投入,为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保障;善于加强合作交流,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从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价的思考出发,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科大讯飞常务副总裁陈涛结合校企合作的的经验,对准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做了深入的分析;德方高校代表以“高等教育的实践导向性”、“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德国双元制教育与双元高等教育”三大主题全面介绍了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内容、模式以及特色。此外,中德双方与会代表还对应用型高等教育中专业建设、双元教育、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途径探索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闭幕式上,安徽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以“四个坚持、四个转变、四个提升”表达自身体会,他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坚持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内在统一、坚持地方性,与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个性化与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开放与合作的发展路径;高校向应用型的转变中要注重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行为、评价机制的转变;在坚持和转变的基础上更要实现应用型高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支撑能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卡尔—恩斯特•费希特回顾了前几届研讨会的成果经验,并对高等教育双元制教育、高等教育的实践导向性、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等分会场主题报告做了精彩的总结。
“谈感受、聊体会、表感谢、传期待”是李和平在闭幕式上的讲话重点。谈及感受,他认为此次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在内容和交流方式上实现了“实”和“新”,对应用型高等教育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并充分肯定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推动作用。同时李和平也分享了本届论坛给他带来的五点体会:加深了自身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解;更加坚定了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明晰了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战略基点、战略重点、关键环节;更加坚定“开放合作、竞争发展”的发展方针;同时也让他更加关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云计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深刻变化。讲话的尾声,李和平代表安徽省教育厅对本次研讨会的所有参与单位和工作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并期待中德合作在今后更加的紧密。他提倡中德应用型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能够开展更加充分的交流和研讨,通过交流研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共享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他希望联盟高校能以此次长三角联盟为契机,加强长三角地区应用型高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整体优势,彰显各自特色,培养更多更优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已成为新思想、新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展示的舞台,是两国教育机构稳定的交流平台,也是中德省州合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与会的中德专家和学者纷纷表示,本届研讨会开展的33场各类主题报告,汇聚了应用型高等教育思维与观点的精华,是一次中德专家学者观点的大碰撞,是一次应用型高等教育信息的大融合,必将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升华。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外交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科院、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社,《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本次研讨会还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合肥电视台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宣传部 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李婷、郑麒权、严琴琴、张丹丹、张娜娜、王梦梦、李晋宁/文 郑惠灵、高胜男、都康/图)
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州长施特凡•魏尔先生发表讲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作特邀报告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作主题报告
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发表讲话
我校党委书记蔡敬民、校长张文兵同部分国外代表合影
研讨会第三分会场现场
研讨会第二分会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