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方案》的通知
皖国土资函[2016]306号
各市及广德、宿松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委员会(局):
为切实做好我省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农业委员会研究制定了《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6年2月24日
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
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省12个省辖市和2个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的论证审核工作,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依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28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6〕3号)、《安徽省国土资源厅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5〕164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按照严格把关、实事求是的原则,对12个省辖市及广德、宿松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进行论证审核,确保将城市(镇)周边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形态达到规定要求。主要任务如下:
1.上报材料的完整性审核。对上报的文字报告、电子数据、图件资料等上报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
2.证明材料的合规性认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原则和要求,对上报证明材料的合规性进行认定。
3.划定任务的合理性审核。结合城市(镇)发展阶段,城市(镇)空间、规模、产业等结构特点,对上报的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量、质量、形态等进行综合评价,实事求是提出论证审核意见。
二、论证审核原则
(一)保护优先。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制分区为基础,按照允许建设区“鼓励划”、有条件建设区“挤压划”、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应划尽划”的要求,将城市(镇)周边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二)合理预留。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综合考虑城市(镇)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与管理特别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情况等因素,合理预留“十三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引导城市(镇)有序健康发展。
(三)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城市(镇)周边已有基本农田划定情况,省级下发的初步任务及其在各管制分区的分布情况,综合论证、实事求是提出划定任务的审核意见。
三、论证审核的具体要求
(一)上报材料完整性审核要求。对上报材料是否完整、齐全、规范进行审核。
1.文字报告。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核实举证工作报告是否内容完整、符合上报要求。
2.电子数据。上报电子数据的内容、数据格式、组织形式及相关表格,采用的基础数据、核实举证的工作范围是否符合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核实举证结果汇交要求。
3.图件资料。上报图件资料的种类、上图要素、表达内容、图面整饰及矢量图层数据是否符合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图件质量要求。图件包括工作任务图、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方案图、核实举证情况按原因分类图、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形态布局图,具体编制要求详见附件1。
(二)证明材料合规性认定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按照证明材料级别由高到低、重要程度由强至弱的顺序,充分衔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含边界调整)需要,对各管制分区的证明材料采取差别化的核查认定原则(见附件2)。具体要求如下:
1.允许建设区内,由市(县)政府所提供的保障“十三五”当地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合理预留用地的证明材料原则予以认定。
2.有条件建设区内,由市(县)政府所提供的落实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及城镇发展定位,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建设需要等方面用地的证明材料原则予以认定。
3.限制建设区内,由市(县)政府所提供的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的证明材料原则予以认定。
4.禁止建设区内,由市(县)政府所提供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类项目用地的证明材料原则予以认定。
(三)划定任务合理性审核要求。论证审核上报的划定任务是否符合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形态优化等要求。
1.数量增加。衔接城市(镇)周边已有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根据下发的初步任务及其在各管制分区分布情况,划定后,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参与计算的是其中的耕地、可调整地类)面积之和达到下发初步任务范围内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面积达到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80%以上,或者加上已有基本农田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
依据论证审核原则,结合证明材料的认定情况,12个省辖市及2个省直管县原则上至少达到其中一项指标要求。
2.质量提高。拟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连片程度、平均质量等级有所提高,水田水浇地、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比例有所增加,无遭受严重污染耕地。
3.形态优化。划定后的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与河流、湖泊、山体、绿带等生态屏障共同形成城市(镇)开发的实体边界,能够发挥优化城市(镇)空间格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城市(镇)扩张蔓延的作用。
四、工作程序
(一)上报材料。论证核实报告(包含文字报告、电子数据、图件资料)经市(县)政府同意后,由市(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委员会联合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会。
(二)形成初步审核意见。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组织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对上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填写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表(见附件3),必要时到现场调查核实,提出论证审核初步意见。
(三)征求相关处室意见。论证审核初步意见由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省农业委员会种植业局分别征求其厅委内有关处室(单位)意见。有关处室(单位)根据掌握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及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计划安排及执行情况、“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年均城市(镇)建设用地报批、供应及闲置、土地违法等情况提出审核意见,填写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会审表(见附件4)。省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收集、整理、汇总两部门的会审材料。
(四)提请审议。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会处室(局)会审意见,分期分批形成论证审核情况报告,提请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组织审议。
(五)审核提出划定任务的意见。经审议通过的,按程序报签审核意见函,以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发函形式下发。审议未通过的,有关城市(镇)按照审议意见进行整改,按程序重新上报有关材料。
(六)核定划定任务。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审核意见,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同级国土资源、农业主管部门编制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纳入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将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落地到户。
五、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一)任务分工。
1.论证审核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省农业委员会种植业局共同组织开展,有关处室和相关单位参加。
2.安徽省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提供论证审核技术支撑,承担论证审核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二)时间安排
按照上报一批、论证审核一批的方式,在2016年4月底前完成12个省辖市及2个省直管县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的论证审核工作。
请各市参照《工作方案》,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规范有序开展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工作。
附件:1.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图件要求
2.证明材料合规性认定要求
3.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初步审核工作表
4.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会审表
附件1
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图件要求
成果图件应当包括以下四类图件,各类图件要求如下:
一、工作任务图
主要反映:实际工作范围界线,以及工作范围内的现状耕地和已划基本农田,其中现状耕地进一步区分省级下达任务内的和任务外的。
同时,反映以下背景信息: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交通线路等。
二、拟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方案图
主要反映:拟新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和已有基本农田。
同时,反映以下背景信息: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交通线路等,以及现行规划管制分区的界线、划定工作范围界线。
三、核实举证情况按原因分类图
主要结合举证情况,对工作范围内拟不划入的耕地,按举证理由进行分类表达,如:批而未用、严重污染、生态退耕等,对于预留用于建设的未划入耕地,要进一步按原因细化分类,如在批项目用地、已批新区、新设园区、拟规划调整等(具体类型由各地根据实际举证原因确定)。对于有划出基本农田的,也应举证并参考以上要求进行图上表达。
同时反映以下背景信息: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交通线路等,以及现行规划管制分区的界线、划定工作范围界线。
四、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形态布局图
主要表达划定后的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以及与其共同形成城市开发实体边界的河流、湖泊、山体、绿化带等生态屏障要素。有划基本农田整备区的,应反映整备区。
此外,各类图件在制图中圈外不宜留白,要体现已有基本农田及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必需提供矢量图层数据,以下发的任务图层为基础,增加管制区类型代码、利用等、耕地地力等级、是否能够划定为基本农田、可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能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能划定理由、证明材料等字段内容,图层要素能够反映各类不能划定理由、证明材料对应具体地块位置。
附件2
证明材料合规性认定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4号)要求,对于不能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按照实际地类为耕地、非耕地两类情况分别说明原因,并提供能够与实地坐标或范围相对应的证明材料。有关证明材料的合规性认定要求如下:
一、实际地类为非耕地的证明材料认定
实际地类与下达的初步任务耕地图层不一致的地块,通过比对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已纳入土地变更调查的直接认定;未纳入土地变更调查的,应注明该地块所属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项目名称(或用地性质),提供以下证明材料的予以认定:
1.有权机关颁发的国有、集体建设用地(含农村宅基地使用证)土地使用证。
2.设施农用地。国土部门、农业部门备案文件及村集体、承包方和乡镇府的三方协议。
3.违法用地。执法部门出具的立案查处文件及认可的处理结果。
二、实际地类为耕地的证明材料认定
(一)可以直接认定的证明材料
1.批而未用的耕地。国务院或者省级政府(含授权设区的市)批准的建设用地批复文件。
2.严重污染的耕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价认定,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核实确认的相关证明。
3.退耕还林还草。纳入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计划退耕,由市级财政、发改、林业、农业、国土共同出具的相关证明。
(二)其他证明材料的认定
按照差别化的认定原则,允许建设区内所提供的证明材料予以认定。有条件建设区内,属于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落地和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建设和文物保护的证明材料予以认定。限制建设区内,属于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的证明材料予以认定。禁止建设区内,属于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用地的证明材料予以认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含中心城区边界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涉及下发初步任务范围内建设用地管制分区的,应提供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批准(申请)文件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边界调整批准(申请)文件,或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衔接的说明。
1.建设项目类
(1)正在组件报批的或者预审的。提供政府服务中心窗口的接件单等合法证明材料。
(2)项目已立项。提供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相关批复文件。
(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矿废弃地利用试点建新区。建新区应提供该项目的立项批文。
(4)交通、水利、能源规划或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需要预留的土地。应提供有批准权的市(县)级以上部门的相关规划批复文件。
(5)新城新区、各类园区。应提供有批准权的省级以上政府(含省级授权的市级政府)或同级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6)其他。如市(县)请示文件及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复、会议纪要或者相关协议等,考虑不同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土地利用与管理特别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城市建设现状规模、土地闲置情况、供地率)、省级下发初步任务、已划定的基本农田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认定。
2.生态建设和文物保护类
(1)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坡度大于25度且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
(2)处于林区、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范围内等因素影响的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并已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完成上图入库。
(3)水源地保护范围的耕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的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提供经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可的水源地保护规划。
(4)湿地保护范围内的耕地。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要求,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和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提供经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文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的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规划,提供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的批准文件。
(5)城市(镇)周边规划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需要预留的耕地,提供相关批复文件。
(6)文物保护规划或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需要预留的耕地,提供有批准权的市(县)级以上部门的相关规划批复文件。
3.环境保护类及其他
(1)垃圾填埋场、垃圾堆放场、大型的污染工业企业等周边的耕地。根据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综合耕地质量评定、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等多种成果予以认定。
(2)质量低下,零星分散的耕地。综合地块图斑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与现有基本农田毗邻情况,未列入相关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计划等的,予以认定。
附件3
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初步审核工作表
项 目
内 容
基
本
情
况
城市
(镇)
周边
土地
利用
情况
根据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县)耕地面积 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万亩,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 万亩。
1. 中心城区土地规划及现状:
(1)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2)2014年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3)2014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2. 近五年(2010-2014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情况:
(1)国务院批准年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万亩。
(2)省级政府审核同意年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万亩、实施率 %。
(3)城市建设用地年均供应面积 万亩。
(4)违法用地面积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 万亩。
初步
任务
下发
情况
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106个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14号),下发的初步任务如下:
1. 城市(镇)周边范围(工作范围): 是在 ① 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线 ② 城区允许建设用地与有条件建设连片范围线 基础上 ①是 ②否 扩大,扩大 公里, ①是 ②否 超过2公里。
2. 初步任务书采用基础数据情况: 该市(县、区)采用的(填写:如 2013、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 报部备案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10、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等。
3. 初步任务: 城市(镇)周边范围面积 万亩,耕地 万亩,已有基本农田 万亩(对照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其中耕地 万亩,可调整地类 万亩),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即下发的初步任务) 万亩。
4. 已有基本农田情况:
(1)按管制分区分: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
(2)按地类分:水田 万亩,水浇地 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之和占该范围耕地面积比例 %。
(3)按坡度分:≤15°耕地 万亩,占该范围耕地面积比例 %。
(4)已有基本农田内耕地平均等别是 等,其中等别、面积、比例分别是 。
5. 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情况:
(1)按管制分区分: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
(2)按地类分:水田 万亩,水浇地 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之和占初步任务比例 %。
(3)按坡度分:≤15°耕地 万亩,占初步任务比例 %。
(4)未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是 等,其中等别、面积、比例分别是 。
地方
上报
城市
(镇)
周边
永久
基本
农田
划定
情况
根据 (市(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委员会上报文件及报告名称) ,该市(县)上报的划定初步成果如下:1. 城市(镇)周边范围(工作范围) :上报面积 万亩,比下发初步任务面积大(或小) 万亩。
2. 基础数据采用情况: 该市(县)采用的(填写:如 2013、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 、 报部备案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10、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价数据库) 等。
3. 已有基本农田划出情况: 城市(镇)周边耕地面积 万亩,已有基本农田 万亩(含耕地 万亩,可调整地类 万亩),其中: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因规划调整调出基本农田 万亩(含耕地 万亩,可调整地类 万亩),其中: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 4. 永久基本农田划入情况: 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占下发初步任务的 %;划定后城市(镇)周边基本农田共 万亩,占下发初步任务范围内总耕地面积(不含实际非耕地,现有基本农田中可调整地类视为耕地统计)的 %;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比例达到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 %,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 %。
(1)按管制分区分: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
(2)按地类分:其中水田 万亩,水浇地 万亩,水田水浇地之和占本次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 %。
(3)按坡度分:其中≤15°耕地 万亩,占本次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为 %。
(4)划入耕地平均等别是 等,其中等别、面积、比例分别是 。
5. 形态情况:
(1)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拟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提高。
(2)形态:划定后的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与河流、湖泊、山体、绿化带等生态屏障共同形成城市(镇)开发的实体边界,能够发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城市(镇)扩张蔓延的作用。
论
证
审
核
情
况
证明
材料
认定
情况
根据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原则和具体要求,对该证明材料进行认定,结果如下:
1. 实际现状地类为非耕地( 万亩):
(1)通过运用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核实,认定已纳入土地变更调查的非耕地 万亩(其中2014年变更 万亩)不划为基本农田。
(2)未纳入土地变更调查的非耕地 万亩,其中 万亩予以认定, 万亩不予以认定。
(3)予以认定的非耕地在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
(4)不予以认定的,在允许建设区 万亩,有条件建设区 万亩,限制建设区 万亩,禁止建设区 万亩,全部修改认定为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2. 依据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和差别化认定原则,对证明材料按照级别由高到低、有效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实际地类为耕地可否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情况认定如下:
(1)允许建设区中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不能划为的 万亩;
(2)有条件建设区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不能划为的 万亩;
(3)限制建设区中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不能划为的 万亩;
(4)禁止建设区中可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不能划为的 万亩。
初步
审核
意见
建议
遵循保护优先、合理预留、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对证明材料的认定,形成初步审核意见如下: 1 .报告规格: 由市(县)国土资源局、农业委员会联合上报。 认定意见: ① 是 ② 否; 报告中 ① 是 ② 否 明确上报成果经市(县)同意。
2 .电子数据: 上报电子数据内容、格式、组织形式及相关表格等符合汇交要求。 认定意见: ① 符合 ②不符合
3 .图件资料: 上报图件资料的种类、上图要素、表达内容、图面整饰及矢量图层数据是否符合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图件质量要求。 认定意见: ① 符合 ②不符合
4 .城市(镇)周边范围(工作范围) :与上级下发范围一致性情况。 认定意见: ① 一致 ② 不一致
5. 基础数据采用: 上报成果采用的基础数据符合国土资厅发〔2015〕14号要求的2013、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等。 认定意见: ① 符合 ② 不符合
6. 划入面积及比例。 依据证明材料认定情况,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其中证明材料不合规,审核调整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万亩),占下发初步任务的 %;划定后城市(镇)周边基本农田共 万亩,占下发初步任务范围内总耕地面积的 %;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拟划入比例达到该范围内下发初步任务的 %,拟划入的面积与已有基本农田之和达到该范围内耕地总面积的 %。 认定意见: ① 是 ② 否 达到比例要求。
7. 质量。 划入耕地总体质量等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水田水浇地比例、坡度≤15°耕地比例情况。 认定意见: ①提高 ②相当 ③下降 , ①有 ②无 严重污染耕地。
8. 形态。 拟划入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连片程度提高。划定后的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与河流、湖泊、山体、绿化带等生态屏障共同形成城市(镇)开发的实体边界,能够发挥优化城市(镇)空间格局、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控制城市(镇)扩张蔓延的作用。 认定意见: ① 达到 ② 未完全 达到形态要求。
9. 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 按初步审核意见完善相关内容、补充相关材料、提交有关证明,或予以情况说明。
结论: ①划定初步成果基本符合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原则和具体要求。建议: 征求相关处室意见后,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②划定初步成果不完全符合城市(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论证审核原则和具体要求。建议: 按要求修改完善。
补
充
说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