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坑爹女”应由纪检出手“人肉”
双休日回乡下老家,吃过晚饭,我心血来潮,将门口的地面打扫干净,又在地上泼了水散热,准备等待夜幕降临后,把躺椅搬在月光之下,重温一下过去夏天乘凉的乐趣。想不到已经上初中的女儿不仅对这种乘凉方式感到陌生,而且对这一计划嗤之以鼻,她说:“家里有电风扇,也有空调,还可以一边看电视,多么舒服,爸,想不到你还这样矫情。”
这是矫情吗?我无言以对。
记得小时候,在火热的夏天,白日里帮家里干了一天的农活,被晒得蔫头巴脑,又累得精疲力竭的我,是非常向往在星月满天的夜空下乘凉的,让身体接受微风的抚摸,让毛孔接受露水的滋润,让骨骼在躺椅上舒展,听着从不远处田野中传来的虫叫声和蛙鸣声,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又有充沛的精力去为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
其实,过去的夏夜乘凉的乐趣,还远不止这些。以前村口的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樟树还没有被人卖给园林公司,因此那里就成了村里人比较集中的乘凉场所。晚饭后,村里人三三两两地搬着凳子或者躺椅聚集到这里,一边享受着凉风,一边聊起家常,说得最多的是天气、孩子、收成等等话题。这样的聊天看似随意散漫,却像黏合剂,可以联络感情,拉近距离,虽然村子有一千多人口,但大家几乎都能叫出名字来。乡村丰腴的人情,多半是从这样的细节中积攒起来的。
过去的夏夜乘凉,还是一种文化生活。村里的几位长辈,虽然没认得多少个字,但装有一肚子的传说故事,在大家的一再恳求之下,有时甚至还要向他们“贿赂”上一块水镇西瓜、几根自制香烟之后,才肯清清嗓子,讲上一段“三国”、说上几个“聊斋”;一些正在上学的孩子,在父母的鼓励怂恿下,也会给大家唱上一首新歌,跳上一支舞蹈,让寂静的乡村夏夜充满了欢声笑语。月上中天,暑气渐消,人们这才陆陆续续地回到家接着睡觉。
其实在过去,夏夜乘凉不只属于农村,城里人对它一点也不陌生。记得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城里走亲戚,晚上出来闲逛时,到处都可以看到城里人跟农村人一样,男人们光着膀子、喝着茶水,女人们穿着裙子、摇着蒲扇,一家人或者几家人在门口、在树下、在河边乘凉,说笑声、打闹声此起彼伏,散发出浓浓的市井生活味道。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夏夜乘凉已经渐渐地被人遗忘甚至抛弃了。在农村,好多人都出去打工赚钱了,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多建造起了楼房,有的还安上了空调,如果热了,根本不会出来乘凉,更愿意待在屋子里吹空调。在城里,夏夜乘凉更是绝了迹,如今空气质量这么差,加上门口、路边人来车往,显得十分嘈杂喧闹,最好一天到晚躲在空调房里足不出户,谁还愿意出来乘凉啊?
真的希望夏夜乘凉,不会成为人们远去的记忆
责编:蔡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