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530户渔民年底告别“水上漂”

09.06.2014  12:50

  “已经参加登记了,政府为我们统一建设安置房,现在期盼着尽早拿到新房钥匙!”在渔船上生活40多年后,刘秀珍一家4口即将上岸定居。6月5日,记者来到刘秀珍“”时,她正在停靠在贵池区江口码头的渔船上打扫卫生。“能上岸生活,当然比船上好啊,风刮不到,雨淋不着!”刘秀珍开心地说。

  刘秀珍是贵池区梅龙街道人,从她记事起,父辈们就在水上生活,现在兄弟姊妹六个都靠打鱼为生。70岁的老母亲和她住在一起。忆起“水上漂”的生活,刘秀珍感慨万千。曾经家里8口人挤在一艘船上,生活十分不便。她的几个哥哥都是30多岁才结婚,“在船上生活的,结婚都很晚。没有稳定收入,吃住都不好,谁愿意跟你过?

  像刘秀珍这样的“水上人家”,全市共有530户,有的3代人都生活在水上。他们伴水而居,逐潮以渔,吃住在船上。渔业淡季运气不好时打不到鱼,只好到岸上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穷困,是“水上人家”的普遍现象,安全保障也是大问题。刘秀珍说,几年前,儿子不慎掉到江里,幸好被旁边的渔民救起。去年的一次生产事故让她的后背严重烫伤,医药费花了17000多元,渔业互助保险报了4500元,新农合保险报了7000元。这些年,随着年岁的增长,刘秀珍已渐渐不能承受江面上的生活。她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即便在微薄的雾气中,关节也疼痛不已。

  据了解,目前,贵池区、青阳县、东至县成立了渔民上岸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到2014年年底全面完成池州市530户渔民的上岸安居工程。尊重渔民的意愿,本着方便、就近优先安置原则,上岸渔民由其户籍所在辖区政府组织统一安置,就近纳入街道社区管理,统筹解决上岸渔民的社会保障和子女就学问题,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渔民,按规定纳入低保范围,实行渔民上岸后应保尽保;统一办理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生活困难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当地政府予以临时救助,使渔民充分享受到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

  根据渔民的需求,结合渔民自筹资金能力等不同情况,对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编制安居规划,采取申请公租房、自购房产、就地就近村庄插建、统一规划自建等多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截至目前,已有282户渔民开工建房或购买商品房,已完工(购买)160户,完成总投资额3330万元。

  45岁的渔民胡松青坦言,相对船上的生活,岸上的生活压力更大,要供孩子上学,还要供房子。“我除了打鱼,没有什么别的技能,几次招聘会都没能找到合适工作。”为解决渔民上岸后就业问题,日前,市直相关部门开展渔民就业情况调研,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和发展愿望,并加强就业促进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把渔民就业培训纳入民生工程就业培训范畴,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渔民转产就业。同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搭建渔民就业择业平台,确保从根本上实现渔民“安居”。(池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