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职能定位的坚守与突破——看气象部门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安徽样板建设

21.12.2018  17:21

      站在大别山东麓余脉的舒城县“九一六”茶园,目之所及皆绿色。在这片毛主席1958年视察过的土地上,“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些茶园”的指引为百姓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途径。如今,将生态文明放在首位,茶园建设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被冠以“全国最美茶园”的美誉。谈起气象与茶园的渊源,年近古稀的老场长吴福广用浓郁的方言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安徽省努力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并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的叮嘱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面对保护绿水青山、将其变成金山银山的重大命题,安徽省气象局在坚守中寻求突破,撬动了融入式发展的新支点。

   依托机制保障 每一步都迈出底气

  时间坐标定位在新时代,气象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务实行动,是中国气象局党组确定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任务之一,亦是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现实需求。

  安徽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波带着领导班子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文件,把握精神实质,为气象保障与生态保护、建设和治理、合理利用、制度建设找到了紧密对应关系。

  将视线放在安徽省内发现,推动绿色发展对发挥气象趋利避害功能寄予了新期盼;推动环境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环境气象基础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生态屏障建设严格生态环境监管对发展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提出了新任务。对标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新任务,气象部门数“家底”深挖潜,重新梳理任务,提出三个问题:我们在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还能做什么?

  找寻答案,安徽省气象局始终坚持一个逻辑起点:立足职能定位,构建机制保障。自2014年起,省政府每年都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的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考核的“指挥棒”效应促进了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的落实,带动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强化了气象部门的职能地位。这为气象工作融入发展大局提供了一个深刻启示。

  气象如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少的一把盐,但如何做到用量得当、用法适宜,需重新审视——哪些是属于需要自己铆足劲儿攻关的气象业务问题,哪些是属于政府决策和各行业发展迫切需要的气象服务支撑?在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汪克付看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工作必须守住职责定位、靶向对接需求、发挥专业优势,才能搔到痒处,进而以制度的方式固化下来,才算真正融入了发展,把握了主动权。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安徽省气象局果断选定以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监管与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气候评估与服务、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基础支持作为抓手,解答三个关于“做”的问题,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行动方案。

  在机制保障方面的突破更是为行动增添了底气。从《安徽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到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再到近两年的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气象工作职责任务清晰明确,融入了政府工作体系。特别是在充分发挥气象资料实时可靠、可比、可追溯的优势下,气象部门探索出气象因子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的关系,形成反映空气洁净度、舒适度、清新度的绿色发展指标。安徽省统计局在全国率先发布的《全省绿色发展季度统计监测体系》,将3个气象指标纳入19个总指标中,形成了牵引发展的“绿色指挥棒”。如此,气象部门不但彰显出鲜明的科技优势,也为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供了支撑。

   严守边界 留住底色释放红利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目的是守住永续发展的绿色。

  思路率先破冰,行动才能突围。不满足于通过提供气象资料参与红线的划定工作,安徽省气象部门经过一番深入探究后发现:围绕生态保护,气象工作者可以参与得更深。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以及“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正在快节奏推进中。安徽省气象局深谋实为,结合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的编制找到新的切入点。

  将自带生态文明属性的皖江城市带作为典型示范区,安徽省气象局构建了一套综合气候资源供给度、气象灾害限制度和城镇化发展协调度因素的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绘制了气候承载力分布图。根据各地承载力特点和短板提出的趋利避害、开源节流建议被送到省领导案头,成为优化城镇化发展规划布局的依据。

  生态环境要有高“颜值”,经济发展要有高质量。当有底线的保护与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就能让青山变金山。

  突破“气候资源就是风能、太阳能资源”的认知局限,安徽省气象局将旅游气候资源、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极具潜力的开发和服务对象,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让更多百姓吃上“生态饭”。特别是推进“中国天然氧吧”申报、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避暑旅游目的地评选等活动,通过科学评价旅游气候及生态环境质量,把气候资源打造成全域旅游时代的重要生产力。

  同样拥有生态宝库、成功创建了“中国天然氧吧“的石台县与霍山县,一个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一个是国家级生态县;一个位于皖南山区腹地,一个深居大别山革命老区。如今皆已声名远播,以“好山好水好气候”赢得美誉、吸引游人,更坚定了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

  大别山的主峰白马尖就位于霍山县内,这是“中国天然氧吧“的验收复核地,实测每立方厘米平均大气负氧离子超6000个。大别山主峰景区负责人郑杨坦承,自己很看重生态环境,但说不清究竟何为生态,“气象科学数据认证了白马尖的生态旅游价值,也为推动当地全域旅游业、种植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短短一年内,周边小型农家乐从不足100家增至2000多家;天然蜂蜜从难求销路到每斤可卖150元至200元。今年,景区又入选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在两块气象金字招牌下,持续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在岳西县金榜乡村,大学毕业生储磊、储杰两兄弟选择回乡创业:好风景和好空气是最大的资源。但刚起步时,他们经营的农家乐知名度低,发展陷入困境。自2017年入选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后,局面扭转了。深山蕴鲜氧,村头远客来。如今当地衍生了乡村休闲、旅居康养、气候农业好产品销售等业务,年游客量翻了近一番。村里原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储茂艳很快也摘了贫困帽,从此不用为供两个孩子读书发愁了。

  享受着气象带来的生态红利,一辈子与茶打交道的吴福广感慨:“没有气象资料作支撑,茶树育种和良种推广是没法实现的。”眼下,他历经数十年参与培育的“舒茶早”“山坡绿”国家级良种已经推广到大江南北。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会影响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等成分含量,对茶叶的气候品质评价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气候品质附加值让新兴农产品打响了知名度,为传统优质品牌增加了新卖点。持有“气候身份证”的五河螃蟹、芜湖有机米、砀山酥梨正以崭新形象走入消费者视野。

  气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气候好产品”的打造改善了百姓生活,更催动了他们生态保护观念的养成。正如储家兄弟所言,家乡的宜人环境提供了创业致富的土壤,但这环境资源是属于大家的,在利用的同时更有责任把它们保护好,让生命力延续下去。

   注入强劲力量,为生态治理添智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从2013年开始,我国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打响防治污染攻坚战。

  大气环境治理的这口“气”,气象部门决定争一争。气象与环保两部门深入合作,让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科技监测处的束宁红深刻感受到,环境治理需要“人努力天帮忙”。

  12月3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已持续数日。这一天,笼罩在雾与霾中的合肥市一直在下雨,傍晚,空气中开始有些许“清新”的味道。

  实际上,这场全省大范围降雨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自然降雨合力而为。此前连续四天,16市和九华山风景区协同实施增雨作业。省生态环境厅4日的空气质量监测显示,全省空气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伴随着一股冷空气,重污染天气过程偃旗息鼓。人工增雨对污染物浓度“削峰”作用显而易见,省政府对实施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寄予厚望,“加强生态保护人影建设”纳入该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此外,气象专家还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式,研判出安徽省主要污染输送路径,为划定大气环境质量底线及确定大气环境弱扩散重点管控区提供了科技支撑。

  安徽境内大小河流湖泊众多,打好碧水攻坚战,巢湖是重中之重。

  发挥科技优势,安徽气象部门建立了巢湖湿地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加强卫星资料应用,监测巢湖蓝藻水华面积、强度,开展基于气象条件的潜质预报。今年,安徽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的挂牌也传递出将在这一领域加大马力持续拓展的信号。

  池州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之一。气象部门通过开展基础性研究、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业务以及城市暴雨积水点基础信息普查、内涝风险排查、暴雨强度公式编制等工作,让水的烦恼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良机。该市住建委海绵办主任汪一伟说,通过改造,城市防洪能力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雨水资源的再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城市更安全也更美了,市民自然也满意了。

  生态质量决定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部门有哪些看家本领、该如何找准发力点、又如何通过实践提升自我?安徽气象部门挖掘自身潜力,发挥专业优势,夯实基础,真正对接上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在并将继续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建设注入智慧和力量。 (中国气象报2018年12月21日一版  转自中国气象局网站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812/t20181221_48624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