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一家亲”重在增强“造血”功能撬动少数民族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17.09.2014  19:20

 

针对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群众较为贫困的现状,2012年,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省扶贫开发协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共同发起“民族一家亲”爱心行动,并着力避免扶贫工作走上以往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的老路,启动伊始就明确爱心行动不是简单送钱给贫困户就了事,重在变“输血”为“造血”,以提升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帮扶项目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筛选一批合作社和少数民族特困家庭,以“合作社+务工+入股分红”或“合作社+承包经营+入股分红”帮扶模式,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提升我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早日脱贫。

 

爱心行动实施以来,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已募集爱心款达733.6万元。截至目前,依托经过认真筛选确定的37个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对涉及13个市、23个县区的403户贫困家庭予以帮扶,带动帮扶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近两千人,受帮扶少数民族贫困户获得收益近60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少数民族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主要做法有:

 

一是由合作社利用爱心款代养或代种,每年提取一定利润分配给贫困家庭。凤台县永旺食用菌合作社对帮扶的16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认真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宣传爱心行动帮助贫困家庭实现长期增收的主要目标,改变大家对爱心款就是“分钱到户”的误解。合作社让每户以3000元爱心款入股,2012、2013年每户每年分红收益500元,同时安排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成员在合作社从事食用菌种植,有效帮助贫困家庭增收。岳西同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以3000元爱心款本金入股合作社,年底每个贫困户分得红利及管理费约2000元,合作社所帮扶5户贫困户,均较好掌握了高山茭白种植及套养黄鳝、泥鳅技能,预计每个贫困户年收入可达1万元。

 

二是合作社将爱心款统一投入,少数民族贫困户承包经营。合作社统一购置种苗,实行基础保底,产量分成。望江县回民湾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14户少数民族贫困户统一购买种苗,兴建基础设施。瓜蒌的生产模式是一年种、五年收:当年每亩投入3000元,收益约3500元,第二年至第五年,只需较少农资投入,平均每年收益为4000-5000元。漳湖回民村的方志华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在“民族一家亲”项目的带动下,加入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瓜蒌种植技能明显提升,积极性明显增强。2013年,该户获得本金收益共5000元,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从四川石柱县嫁入淮南市孤堆回族乡的土家族姑娘马兰,通过爱心行动入股孤堆蔬菜产业园,掌握了蔬菜种植技术后在产业园里承包了一座蔬菜大棚,年收入达到近5万元。

 

三是合作社以爱心款为启动资金,多渠道帮助贫困家庭筹措资金购置生产资料进行创业。阜南县犇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与7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合同,把每户3000元爱心款作为启动资金,合作社无偿帮助申报奶牛补贴3000元,每户贫困家庭自筹5000元,为每户贫困家庭购进良种荷斯坦奶牛1头,同时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供奶牛养殖相关服务。每头奶牛年产奶约6吨,每户仅售牛奶一项即实现年增收4000元,确保了爱心款滚动发展、有效增值。寿县楚淮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使用爱心款2.7万元选购了优质波尔山羊种母羊18只,牵头分发给9户贫困户,合作社专门安排一名技术人员无偿为帮扶对象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配方、种羊配种等服务,并经常深入少数民族贫困户家中现场指导。通过一年的项目实施,受帮扶户共计已繁殖小羊28只,预计今年可出栏商品羊18只,户均可获益1800元。

 

四是合作社照顾安排入股贫困户在合作社内优先就业。马鞍山市新禄回民村的赵仁忠老人孤寡一人,无技术无业无收入来源,通过爱心行动入股新禄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进入合作社通过务工挣取工资收入,以股东分红与劳务收入两方面提高了经济收入。凤台县李冲乡魏郢村村民孙华开与丈夫身患残疾,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合适工作,通过爱心行动入股合作社,不仅获得本金15%以上的收益,还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逐步改善了生活条件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