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小学生都学些啥?种类繁多 让学生选择(图)

30.08.2014  07:55

民国三年由上海一杂志社出版的国文教科书

教科书里的关于学生道德的教育

 

1912年出版的国文课本中记录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

  又到了开学季,在开学后领到崭新的教科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近百年前民国初年,当时孩子们的教科书里都有些啥?在安徽省档案馆内,收藏着大量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在这些发黄的教科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教科书不仅种类繁多、图文并茂,而且编写的语言大多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很多知识内容都十分新潮,大都与当时的国际潮流接轨。

  国文课本浅显易懂知识新潮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教科书中,其中一套上海徐家汇圣教杂志社出版的《国民学校国文新课本》比较齐全,全部教科书一共分为八册,第一册重点认知生字,到了第八册重点介绍了各国风土人情和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

  其中第一册课本仅收录了243字,笔画全部在十画以内,每课生字仅二三字到七八字。第二册课本则增加了联字、造句的内容。八册课文由浅入深,逐步递增。几乎每课课文都配有插图。这本书中的插画均是采用版画的形式拓印而成,其线条细腻,由当时的美术大家绘制,笔法讲究,十分珍贵。

  在这套教科书中,其中第四册课文《地图》写道:“师指一地图示学生曰:汝等观之,我中华位于亚洲之东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之富,甲于全球。尔小子其各以振兴祖国自励而努力求学焉!”

  在第三册中,介绍到了当时出现不久的车:“车之式不一,其用亦不同。或以人推,或以兽挽。惟人与兽,其力有限,不能负重致远。近世新制迭出,于是有火车、电车。火车藉蒸汽之力,电车则藉电力,皆预铺钢轨于路,循轨而行驶者也。”

  据安徽省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从这些当时初版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课文来看,当时的课本文字都处于从文言向白话过渡的阶段,是一种半文半白写法,留有浓重的时代痕迹;内容则与时俱进,以灌输新知识为主,且简明扼要,图文并茂,能适应文化程度不高孩子的需求。

  民国初年修身教科书不言“君主”

  除了语文教科书,省档案馆内还收藏着一部分修身教科书。修身教科书就是类似于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本。其中一套1912年出版、由商务印书馆印刷、供初等小学使用的《最新修身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内容重点突出了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的思想,并用守信、孝道等中华传统美德来教育当时的学生。

  这套修身教科书共分10册,每册20课。而在这200课中,没有一个文字涉及到“君”、“忠”字。文章中提到最多的字眼要数遵循孝道、宽容、公平、进取、尚武、信实这些价值。其中只有一篇涉及到君王的课文,讲的内容还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故事。

  在这套修身课文中,大部分配有精美的插画,其中《父母之恩》一文中画了一幅精美的插图。插图中,庭院中的四口之家,母亲正在哺育幼子,父亲教习长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同时右边还配有一段朗朗上口的文字:“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子有疾,则父母忧之,居不安,食不饱,诸生思之,父母育子,劳苦如此,岂可忘其恩乎?”

  记录当年最新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同时,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并不忘记录一下当时发生的时事。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前往纽约的途中在大西洋沉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被当时的教科书编撰者编入了教科书,供学生诵读。

  商务印书馆1912年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有两篇题为《铁达尼邮船遇险记》课文。当时描写泰坦尼克号时如此写道:“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自英国南安普敦启程,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舟行后,天气晴明,水波不兴,旅客非常愉快。未数日,竟为冰山所触。”

  在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后,课文如此描述:“船长督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无有喧哗者。”而邮轮沉没时的场景这样写道:“时船中电灯照耀,俨如白昼。乐工奏曲,不改常度。久之,乃易其欢愉之调,而为庄重之歌。歌曰:‘上帝乎!吾将近汝。’洎船沉,歌声乃随之俱沉于海底。”

  据安徽省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本教科书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从出版日期上来看,距离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刚刚两个月,通讯不发达的当时,难能可贵,另外,这篇文章也可能是一篇翻译国外的新闻稿件。因为当时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一件震惊全球的特大新闻。由于孙中山等民国的创立者们,大部分都是“海归”,对于海外的事情一直保持着关注,因此这起事件作为课文写入教科书里不足为奇。

  教科书“竞争上岗”让编写者迎合儿童心理编书

  从安徽省档案馆收集到的民国时期的教科书来看,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可谓是种类繁多。光是小学类的课本十几种,出版社就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初中的课本种类七八种。仅仅是语文这一科,就有《开明国语读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课本》等多个版本。

  据省档案馆研究人员介绍,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教科书的发行都是以“审定制”为主。这种制度下,教科书不是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写,而是让社会各界的力量都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中,当时各种民营书店、出版社都能编写教科书,比如当时的上海徐家汇圣教杂志社都能编写教科书。这些教科书进入教材市场后,在教材市场上由各个学校备选。

  而这样的竞争机制,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由于有了竞争,编写者在编写课文时,会迎合教科书读者——孩子们的心理,并且要考虑到教科书的内容新颖、吸引人。因此,民国时期民间自编教材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直到民国三十六年,抗战爆发,才由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进行统一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