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发展 面临诸多问题如何破解

04.11.2016  01:34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兴办了近14万所民办幼儿园,在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保障了数以千万计的学前幼儿及时入园。

在民办幼儿园蓬勃发展的当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公办园规模不断扩大、民办学前 教育 政策法规不完善、对民办幼儿园的财政支持乏力……这一系列隐忧也让民办幼儿园尤其是非普惠性幼儿园的举办者很困惑。

背景:未来10年 幼儿园有三成缺口

今年年初, 合肥 市政协委员周典静在市两会上提交了一个如何办好非普惠性幼儿园的提案,直指目前民办园面临的问题。

11月1日,在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周典静透露民办学前教育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以重视。“当前,民办园举办者放缓了投入力度,主要是因为各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恢复‘公办性质园’,将民办园的发展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其次,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公办园’正在快速发展起来,绝大多数3—6岁学前幼儿的家长会选择上收费较低的公办园,民办园之间的生源竞争会更加激烈,若要生存,成本会加大、风险会增高。”周典静说,基于上述原因,不少准备投资新建民办园的举办者在观望。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幼儿在园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根据目前的人口出生率、二孩政策、城乡入园率测算,未来10年幼儿园缺口将会是现有的十分之三左右。如果考虑到城市改造、农村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新开发区建设、园所升级换代等因素,未来可能新增八万到十万所左右幼儿园,每个省未来十年平均约增加3000所幼儿园。”周典静表示,考虑到目前城乡入园率不均衡的现实,未来幼儿园的增长,农村和县城地区也是重点。“农村包括县城将会是下一个十年幼儿园的发展热土。”

现状:对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支持不足

在周典静看来,公办园由于国家财政支持,办园成本相比民办园低得多,容易实行低收费、普惠性办园思路。民办园自收自支,办园成本高,只能走高端办园路线。

周典静说:“目前,政府对非普惠性幼儿园的经费投入几乎没有,主要针对公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在这种情况下非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更多地依靠收取保教费。”

建议:希望政府加大对民办园监管力度

民办幼儿园尤其是非普惠性幼儿园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其难以诉说的窘境,收费时的矛盾心理、教师的流动性大即是其“窘境”的典型表现。而导致该局面的形成,与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引导缺位、扶持力度不到位是有很大关联的。

“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对民办园的监管力度。”周典静说,监管与扶持并非自相矛盾、不可调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加大对民办园的监管力度,从收费、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让民办园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那才是政府对他们极大的扶持。”此外,周典静认为,学前教育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其公益性、基础性特征却是不容抹煞的,因此国家财政理应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非普惠性幼儿园有较大的支持力度。

支招:民办园将成发展学前幼儿教育主体

民办幼儿园尤其是非普惠性幼儿园自身未来该如何发展?周典静也有自己的想法,“民办幼儿园的入园年龄将继续放低。”她介绍,目前,许多民办幼儿园创办的0-3岁的 亲子 教育、0-6岁的学前教育,不仅补充了公办幼儿园的不足,而且对我国开展早期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试验和实践,完全符合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谁早认识到幼儿入园年龄向下延伸的趋势并抓紧付诸行动,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在周典静看来,民办幼儿园将成为发展学前幼儿教育的主体。“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可以瞄准社会多种选择的需求和公办幼儿园的不足,自主确定办园的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与规模、课程内容与授课用语、人员录用与管理办法等。”

如何使办得好的民办幼儿园越办越好,使各方面条件欠佳的民办幼儿园尽快改变现状?周典静说,举办者应该思考在办园模式上如何多样化。1、走独立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群策群力,自主办好幼儿园,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甚至成为精品幼儿园;2、走集团发展之路。名园扩展,组建紧密相连的集团,整合资源,壮大竞争实力;3、走联合发展之路。寻找名园,结成松散联盟,借名园之势,快速提升;4、走改制之路。园为国有,园长承包,自筹经费,自主办园;5、走中外合作发展之路。 夏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