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

17.05.2015  00:20
○王贤友先生在接受本刊采访
 

        民俗是一种地域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礼记》载:礼从宜,事从俗。

        王贤友,安徽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2001年获“中国优秀散文家”称号,2002年3月他获得了“中国乡土文学奖”,作品入选《2004·2005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全国性选本,出版散文诗集《脚板的行歌》,选编《合肥民谣里的女性》、《中华诗词里的民族节日》等。

        在安徽省民俗学会办公室,我们就民俗文化保护等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1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文化

        最合肥:近年来,你一直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奔走呼号,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能就此谈点体会吗?

        王贤友:现代人类正在经历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结束工业时代,并迅速地过渡到信息时代。我们拥有五千年文明史,但是却不知道五千年文明史的前面是多少个千年?

        今天,我们清楚地知道信息时代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就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例如全球化,即从一国经济过渡到全球经济,保留和发展文化的、宗教的、文明的、种族的和民族的世界多样性,然而当代世界发展的精神、道德和价值的缺失将逐步被信息时代的精神、道德、价值标准取代等等。

        但是历史证明,各种文化所形成的文明都有其价值,因为,即使是全球性的,实际上是由国家的文明来决定的,当今世界主要有八个生命力的文化,他们是西方(欧洲),东方(中国—中华文化),俄罗斯、日本、印度、伊斯兰、拉丁美洲和非洲,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正是这些特点和价值的参与创造了全球性的世界文化。

        在这八个文化中,中国文化的核心依然是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强国,他为整个人类文明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孔子和老子这些古代哲学家至今依然在世界上存在影响,但是在新的多极多元文化世界秩序中,中华文化及其核心——中国,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实体,所以研究和研讨中国是一件极其复杂极其有意义的事业。

        在开放社会里,人的群体意识逐渐呈现多元状态,甚至还萌生许多纯属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当原有的载体不足以容纳新信息时,新的载体便会脱颖而出。但多表达的是一些个体意识,其文化心理已经不是整个民族或区域的生存意识,而是较小范围的群体乃至少数人的情感和意愿,如“打造文化”的时尚提法……

        2

        “真正的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

        最合肥:是呀,现在“打造文化”的提法很时尚,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贤友:冯骥才先生就当前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曾发表许多有影响有意义的文章,其中就对时下非常时髦非常时尚的口号,提出疑问:文化可以打造吗?

        “打造文化”,这种文化往往并非子虚乌有,而是多指当地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比如陕西喊出“打造大唐文化”,合肥喊出“打造淮军文化”。就其本意应该是好的,其动机也是好的,为了弘扬和振兴当地的文化,应该说,使用某些行政手段,是可以营造一些文化氛围,取得某些文化效应,但真正的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自然沉淀而成的。

        你可以奋战一年打造一座五星级的大酒店,甚至打造出一个豪华的大剧场,却无法制造一种文化,也就像我们经常所说,让一个人先富起来不难,使一个人有文化哪怕是有点文化气质就难了,也就是说,物质可以打造,精神是不可以打造的。

        坦率地说,打造文化叫得这么响,其中有一个明显的经济目的——发展旅游。现在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条道路没有错,但具体做法有待商榷。发展旅游,应是在宏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不能简单地让文化垫背,牺牲文化。其实,打造所谓的文化,其本质是对原有文化的一种资源整合,一种商业包装,一种市场化的改造!

        如果用市场的要求来打造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就一定会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大动商业手术,凡是具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吸引和诱惑人的可以大做文章,便涂脂抹粉,插科打诨拉到台上,而深层次的文化,就会被搁置一边。

        例如,旅游景点充斥着胡编乱造的“伪民间故事”,这儿添加一个似是而非的牌坊,那儿修建一条钢筋水泥的“明清老街”,于是,文化便被打造出来了,这是一个多么糊涂的说法和一种多么粗俗的做法,让真正的民族文化被强奸、流失,成了一种无法挽救的遗憾!

        最合肥:主要还是强烈的利益驱动。

        王贤友:冯骥才先生对此就提出过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利益驱动小于我们的精神驱动呢?这不是我们的悲哀吗?为什么我们的利益驱动小于责任驱动呢?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他到过中国许多地方,有的地方还去了很多次,包括河南北边、邯郸地区、冀南地区、江浙地区,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

        3

        合肥首批“非遗”,民俗类占2/3

        最合肥:民俗文化更多的是在老百姓心中应该有一种传扬,如何培养民俗文化在老百姓心目中旺盛的生命力,而不是单单把一个记忆、一样东西保存在一个静止的时间和空间里,而是让它在民众的心目中生根发芽,让它永远不会消弭。

        王贤友:你讲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属于活态的文化,比如民间的舞蹈、民间的音乐,为什么叫非物质呢?冯骥才先生解释说,是因为口传心授,它和精英文化不一样,精英文化,比如中国画,是老师教学生的,是有具体教程,有文字记录的。比如唐诗,有很多书,就不会丢失。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但非物质的是一个动态的、活的东西,由传承人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保护传承文化才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在这里我就民族文化中被称为“非物质文化”的,从民俗学的角度说若干构想和看法。

        我记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称,应该为“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全世界专门设了奖项,2001年5月,我国已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被称为“百剧之祖”的昆曲,以全票通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至2006-2007年,非物质文化突然成为热门话题。据相关部门称,合肥市首批“非遗”名单已经出炉,其中庐剧为“国遗”,洋蛇灯、门歌、火笔画为“省遗”,共登记造册项目200多个,确定了多项入选首批非遗名录,其中民俗类占了三分之二,如门歌就是典型的民俗文化。

        “非遗”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就像我们传承着民族根的延续和存活的意义,这种民族的根性,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我们民族情感和性格的基因,是为了让我们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迷失自我,丧失自我,而使我们在今天能够看清通往先祖辉煌的通道,寻找回家的路!让我们在信息时代、全球时代,不被同化,不能殖民化,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不能粗暴地用金钱去衡量!

        4

        “伪民俗”是对民俗的严重伤害

        最合肥: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就呼吁过应尽快出台“非遗”保护法,他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说,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文化保护体系。现在有文化遗产日活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采取建立博物馆的保护方式。虽然目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很大提升,但是还缺一个保护,就是法律保护

        王贤友:是的,我把保护民俗文化形容是寻找一条“回家的路”。今天,让我们记住“回家的路”却又是十分艰难的,可谓困难重重。

        首先,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非物质文化已进入衰亡的高峰期。许多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相当陌生。虽然有的老故事家的作品里面有讲述,但这种记录也会随着他们的逝世而消失。

        其次,大量的“伪民俗”被粗制滥造出来,如某地的一家所谓民族村,穿着民族服装,唱着传统民歌,在送完荷包,喝过交杯酒之后就可以进洞房,但是要想出洞房,就必须购买30-50元的礼品。对此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说:这是一场庸俗的闹剧,是对民俗的严重伤害。民俗是民族固有的东西,其中包含着优良的传统和道德观念,也蕴蓄优良的传承生活和文化。

        所以,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事实上成为我们民族精神而无处不在,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精神、民族的根!

        与我国传统文化对话,是我们寻找“回家的路”的科学之径,理解、保护、弘扬,是一个科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走自己的路,还原我们精神的故乡!

○热心民俗研究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