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考生最盼“下笔如风”(图)
高考前,王善飞(中间男生)与同学们相互加油打气。(受访人供图)
对于身体残疾的同学来说,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坚持参加高考实属不易,六安市裕安区徐集中学的王善飞就是其中之一。小王幼年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上学本来就比其他孩子迟,身体上的缺陷又让他必须额外付出更多努力。今年,已经23岁的王善飞终于如愿进入高考考场,对他来说,如何克服缺陷、提高答题速度是一道需要迈过去的“坎”。
父母轮流陪读,同学坚持照顾
“我们班有53名学生,王善飞是唯一重点照顾对象。从高中第一天开始,我就要求同学们对他不能有言语伤害,更不能有身体伤害。”徐集中学高三(4)班班主任李成海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李成海说,王善飞是农村娃,家庭比较困难,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从高一开始,父母就在离学校二百米外租了个房间,轮流“陪读”,十分辛劳。“只要在校内,王善飞购买学习用品、上下楼梯等等一切活动,都有班长杨成等同学们关照,尤其是雨雪天气,同学们每次都坚持护送他回租房处。”李老师说。
不仅如此,徐集中学对小王也是格外关心。“只要是学校能够减免的费用,包括这次的考务费,都给他免了;只要是国家下发的助学金,他每学期都有。”该校办公室一位老师说。
多年求学道路,背后充满艰辛
“早年因病导致残疾,腿脚不便,所以上学比较迟,今年我都23岁了,才考大学。”王善飞一字一顿地告诉记者,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磕磕碰碰、跌跌倒倒中度过的,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上学,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其中的艰辛常人难以体会。
“20岁那年摔过最狠一次,头也破了,腿也烂了,好半天起不来,但我咬牙没吭声,坚持继续上学。我一定要考大学,考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王善飞说这些话用了很长时间,因为他不仅手脚不灵便,语言方面还有障碍。
“单个词组勉强可以让人听懂,讲长句子能听见,但不连贯,不注意听就不知他讲什么。”李成海说,王善飞虽有肢体和语言障碍,但他也是班级里最听话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认真,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中等,十分不容易。
加快写字速度,对他是个挑战
眼看王善飞就要进入高考考场为梦想拼搏了,李成海感到既高兴又担心,“因为他手不太灵便,写字要全神贯注、使很大劲,涂答题卡反倒没大问题,但写作文就有点麻烦,因为写不快,比较耗时。”李老师举例说,上个月月考时,王善飞虽然知道答案,但因为写字速度问题,结果考得不理想,还为此事流泪了。
“我尽量想办法写快,也一直在练速度。”王善飞用坚定的语气回答,因为他明白,考上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在此役,自己一定要超常发挥。
每个考生都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王善飞也不例外。他说,因为身体原因,自己离家不能太远,他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就在合肥或周边,而且最好是计算机一类的专业,因为今后可以坐在电脑前操作,不用到处奔走。
记者了解到,王善飞的考场被安排在六安城南中学,考试组织方也已经做出了相应安排,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他有足够信心迎接高考。(记者 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