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售价仅1毛钱的“主流电商网站商品信息查询”,也有售价数万元的“消费能力核验”,这里的商品都不是实物,而是一组组让人摸不透的数据,这就是大数据交易平台。 未来,你上网搜索的关键词、你网上购物的记录等这些数据,可能都会被搜集成数据变成商品,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金矿”。
10月29日下午,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互联网+”办公室与长江大数据交易所联合召开“互联网+大数据发展座谈会”上,武汉30余家大数据相关企业负责人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与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武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受制于软件和硬件配套的产业瓶颈。
大数据被喻为“未来的新石油”。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2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2%。如今,随着长江大数据交易所、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的上线运营,武汉大数据产业也逐渐起步。
“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数据资源的融合创新也顺应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长江大数据交易所总裁武源文介绍,该中心是武汉市政府发起并推动设立的一个基于大数据服务的综合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面向全国提供完整的数据交易、支付、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综合性服务。
“但是,撮合一桩数据交易并不简单,往往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武源文表示,作为大数据交易的权威机构,长江大数据交易所为数据需求方与数据供给方提供了数据需求、咨询服务并促成有效的数据交易。它的建立推动整个大数据的流通,也是打造与整合大数据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笔者了解到,虽然该中心7月才挂牌上线,但目前其平台上发布的数据信息已有不少,而截至目前也有数十桩成功的交易。而根据武汉市规划,2018年,武汉将力争聚集一批国际知名的大数据研发、产品制造、服务运营公司总部和龙头企业,全市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规模2000亿元。
“武汉相关企业数据的需求的活跃度正在显现,买卖双方都需要一个大的平台互相配对。”达梦数据库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冯玉才认为,在大数据时代,遍地都是数据,数据和信息形成碎片化,如何捡起来、如何利用数据,成为很多企业的新需求,这也是目前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原因。
但也有企业反映,目前武汉缺乏大型的“超算中心”等配套产业链项目,也让一些企业的大数据处理和储存外流。
“武汉现在还没有超过10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很多企业不得不租用外地中心。”安华智能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武汉一些汽车、钢铁等巨头企业都在与阿里云合作,而本地一些动漫企业在进行动画渲染时,也只能通过一般的服务器完成,这也都成为制约本地产业发展的一些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