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农民勤耕林下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
30.06.2015 21:19
本文来源: 林业厅
3个月前,王继文将灵芝植入福建山区县武平下坝乡露冕村的一片人工杉林,如今灵芝如雨后春笋般长出林地。“林下种植的灵芝卖价是大棚种植的三四倍。”王继文笑了。
越来越多的中国林农分享着王继文的喜悦,他们试图耕种林下土地发家致富,不再走砍树卖木头的老路。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耕地家庭承包经营,集体所有的林权制度改革直至上世纪末仍未触及。2001年,武平率先在全国开始了这项改革。
“集体财产名义上属于所有人,实际上却没人关心,滥砍滥伐屡禁不止。”时任武平副县长的邓穗明说,“因此我们决定让村民自己平分集体森林,给他们发放林权证。”
这项前所未有的举措很快在全县取得成效,之后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27亿亩山林承包到户,为5亿农民带来福祉。
“我当时分了259亩,我想林子是我的了,我有权管了。”67岁的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回忆道。他还清楚地记得2001年12月30日这一天,他获得了全国第一本新林权证。
“农民一旦拥有林权,他们就会精心照看自己的林子,试图得到回报,尤其是短期效益。”邓穗明说。
这就产生了问题。林农拥有生态林和经济林两种林子。生态林多为阔叶林,不允许砍伐;经济林多为针叶林,砍伐必须有指标和生长期要求,目前在福建砍伐期已延长至26年。
在福建,林农可以得到每亩每年约17元的生态林保护补偿,但这只相当于商品林收入的十分之一。
“生态林补偿标准太低,商品林的砍伐期太长,”武平县副县长丘善辉说,“唯一的最好的选择就是把森林当作新的田地来精耕细作。”
近年来,武平作为全国最早的20个示范基地之一,正不断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新路,助力推进全国林地的利用。中国林地面积近两倍于耕地面积。
林下种植是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林下阴湿的环境有利于草珊瑚、七叶一枝花等中草药生长。这些植物大多能在当地野生。
在武平畔旎湖一片租赁山坡上,每棵树的树干下部都缠了几道白箍,内含多丛兰花般的绿茎条。
“这是昂贵的铁皮石斛,”欣茂源公司雇员冯开鸿说,“树上生长让这些培育的茎苗重回野生状态,能大大提高他们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格。”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武平农民选择在林下饲养鸡、鸭、羊、鹿、蛙等,其中就有翩翩起舞的蜜蜂。
40岁的钟亮生5年前兴办了武平主要的养蜂企业石燎阁。“我们县近80%的土地为森林覆盖,鲜花四季盛开,无处不在,我相信我们能做出好的蜂蜜。”
钟亮生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00多名成员,其中7成以上是残疾农民。“合作社为残疾人会员提供技术、赊销和保护价收购,这样他们每年能轻易地挣到数万元。”
尽管历经“出乎预料”的快速增长,钟亮生仍不满足。他认为,目前,全县养蜂2万多箱,不到全县养蜂潜力的三十分之一。
钟亮生还着力引导游客关注养蜂业。“蜜蜂摄影和采蜜文化越来越引发游客兴趣。”钟亮生说,迄今已有35名游客出资认养指定蜂箱并委托公司代管。
事实上,森林旅游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又一种有效方式。“农民为游客提供食宿等各种服务,还卖土特产品。”丘善辉说。
云礤村依偎在著名的梁野山云雾间,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村。如今,四面八方游客络绎不绝涌来,观天然森林,赏梯级瀑布,吸清新空气,尝农家饭菜。
“村里年轻人过去外出打工,现在好多都回来了。”经营“森林人家”的邱广林说,“在村里就能轻松致富了,谁还出去打工?”
站在露冕村的杉林里,42岁的王继文算了一笔账回应邱广林:灵芝菌棒入土成活后,一年可收成两次,连续收四五年,每亩年产值三四万元,大大高于卖木头的收益。
“如果林下种养赚得更多,为什么要砍树卖木头呢?”王继文说。(记者 巫奕龙)
本文来源: 林业厅
30.06.2015 21:19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