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第十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专题分论坛活动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供应链的驱动下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不断升级,为了共同应对新的挑战,抓住时代机遇,在智慧供应链背景下更好地培养创新型、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11月26日上午,由合肥学院和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第十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智慧供应链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专题分论坛于安徽省合肥市万达嘉华酒店隆重举行。
此次论坛由我校管理系主任杨学春教授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余玉刚教授、共生物流科技公司董事长卢立新博士、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总监张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功兵教授以及合肥学院管理系王晓艳教授应邀出席此次论坛,他们就“智慧供应链背景下的创新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全国各个高校、企业的专家教授以及学子到场参加。
本次论坛形式简洁明了、内容丰富。论坛上,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余玉刚教授就“智慧供应链发展前沿”主题多角度、多方位地展开探讨。他指出,在当今时代,建立人单合一双开放、全流程用户、开放性资源整合平台十分重要,必须结合互联网与供应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包括智慧物流技术、大数据软件技术与数学基础、计算机方法、新商务供应链以及校企合作的课程,培养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卢立新博士、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张彬总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功兵教授分别就“新技术打造高效供应链、智慧供应链驱动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现代供应链的智慧之道”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们不约而同地选取“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切入点,结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内外关于现代供应链的背景,探讨了目前社会对供应链的新要求,分析了目前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智慧供应链跨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来加强人才培养建议。
合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任王晓艳教授以“多层次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为主题发表了她独到的见解。她分析了供应链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我国供应链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中国供应链已经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阶段,供应链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也是缺口极大的专业,供应链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供应链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供应链人才的需求。随后,她针对我国供应链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智慧供应链对供应链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需紧密结合时代需要,构建多层次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美国高校供应链类专业人才培养新趋势与借鉴,我国应继续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三是我国高校应建立与企业、行业协会、国际与认证对接合作的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四是供应链教学及研究内容要进行拓展。
合肥学院管理系主任杨学春做了总结性发言。他对各位教授、专家的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希望我校能够继续与各高校、各企业和各位教授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继续探讨有关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并期待我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培养上有新的突破,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此次论坛提出了应对新形势下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的种种见解与对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摸准社会需要,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建立行业、企业、院校多方融通、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达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的,实现供应链人才培养“质”的突破。
(管理系 记者团蒋若兰 裴萌 钱娟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