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优良杂种无性系“洛楸1号”和“洛楸2号”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
29.05.2015 19:44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楸树(Catalpa bungei)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落叶高大乔木,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和湖北等地,为传统珍贵用材树种。过去,在生产上使用的主要品种是通过天然选优获得,并未开展人工杂交授粉,无法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因此,开展楸树人工杂交授粉,选育杂种优良无性系,不仅可以提高生长量,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其抗性,切实提高新品种的实用性。
2002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珍贵树种遗传改良研究组联合洛阳市林科所在“七五”楸树无性系试验林开展了人工杂交授粉,共获得30个组合的种子。从2003年至2005年,经家系评比与超级苗选择、超级苗无性系一级筛选与二级筛选;2006年分别在河南洛阳、河南南阳、甘肃天水进行无性系分生态区试验;2008年,进行无性系生长评价,以树高和胸径为指标,“宛楸8401”为对照,进行优良无性系初选,其中“洛楸1号”和入选“洛楸2号”;2009年,对初选的无性系嫁接扩繁,在湖北襄阳和甘肃天水营造无性系优良示范林;2010年,采集5年生幼龄材,进行材性评价;2014年,依据3个试验点的生长和5年生幼龄材性情况,进行优良无性系的决选,其中“洛楸1号”和“洛楸2号”入选。2014年12月30日,“洛楸1号”和“洛楸2号”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
“洛楸1号”:造林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达到4.07m和4.46cm;造林8年树高达到10.3m,胸径达到12.45cm,材积为0.231m3。
“洛楸2号”:造林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达到3.78m和5.03cm;造林8年树高达到9.5m,胸径达到13.29cm,材积为0.235m3。(中国林科院)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9.05.2015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