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楷模 学习榜样----学习焦裕禄心得体会
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毛主席大加赞扬?是怎样的一个人让邓小平亲自为写他的书提名?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让江泽民来到兰考,向他的陵墓献了花圈;让胡锦涛先后两次视察兰考;让习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5年前,习近平到河南调研,专程赶赴他的纪念园,瞻仰纪念碑,参观他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今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又来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强调,全党全社会大力学习弘扬他的精神。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叫----焦裕禄。
为近距离地观察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四月的一天,砀山公路局和治超站的党员干部,来到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城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
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讲解我们得知: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同志临危受命出任兰考县委书记,在他担任兰考县委书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到任后的第二天,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面对兰考县的“三害”:风沙、涝地、盐碱滩,成立除三害办公室,担任办公室主任,他抽调120名干部群众和技术员,封沙、治水、改地,努力和灾难做斗争。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深入村庄摸排查底。为了听到百姓的心声,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中,和群众同甘共苦。
在同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焦裕禄不顾重病缠身,忍受着严重疾病的折磨,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干旱季节,他亲自用舌头辨别盐碱的种类和土的含碱量;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的财富;焦裕禄同志带领的队伍团结奋斗,艰苦拼搏,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最终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细,查清了每个风口和大小沙丘。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和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既具体又详细的资料,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泻洪图,从而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自然灾害的规划,打造出了改造兰考的宏伟蓝图,他庄严承诺:“一定要要在3-5年彻底改变兰考,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但是又有几人真正看到英雄背后心酸的历程,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焦裕禄同志强忍着肝癌的巨痛,规划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卧病在床时,他还问:“兰考是不是下了大雨?”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他的心里装的是兰考县的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的他在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战风沙、控内涝、治盐碱,他不折不扣,用自己的生命来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被深深震撼了,几次流下感动的热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当习主席深情回忆焦裕禄时,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焦裕禄的事迹穿越半个世纪的时空,再次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我们要认真继承,使焦裕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广大发扬,让它在中华大地永放光芒。
(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