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镇:桑园增收助扶贫 党建创新富农民
本网讯 椿树镇草庙村位于椿树镇西北,辖15个村民组,2037人,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897万元,人均纯收入10864元。据统计,2016年全村发展高产优质桑园600多亩,蚕户人均养蚕收入达到4682元。全村167户540人进行了种桑养蚕,其中贫困户有35户87人,由于发展蚕桑产业,草庙村人均收入越来越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典型村。在该村蚕桑业的发展中,村党支部始终把“抓党建,促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党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工作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党建和经济的双赢。
一、发展蚕桑合作社,助农户增收
过去的草庙村,由于位于江淮分水岭脊背,历来以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极低。为改变贫穷的面貌,村党支部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引进蚕桑到本村试种,并组织农民到安庆等地学习。1998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当年栽桑12亩,养蚕5张,短短一个月,实现增收3000多元。低投入高回报立即吸引了村民们纷纷加入蚕桑合作社,草庙村从此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
二、党支部+合作社,党建带动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的科学性、组织性,村两委把“抓党建,促发展”作为目标,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蚕桑合作社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党支部。在蚕桑合作社成立初期,党支部指导和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和科学管理、民主监督、集体决策、利益分配等制度。通过“党支部抓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工作模式,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蚕桑合作社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助力精准扶贫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草庙村以合作社为载体,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积极实践“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动蚕桑养殖,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去年10月,草庙村投资10多万对村集体土地进行蚕业养殖配套设施增加,形成了260亩优质蚕桑养殖基地,把其中160亩租给椿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另100亩低价租给积极性较高的23户贫困家庭养殖,实现了一举多得。村部通过与合作社签订长期租赁协议,为村集体每年增收8000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合作社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养殖,解决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问题,并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蚕种和技术指导,还和贫困户签订了购销合同,由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一条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产业链,使贫困户放心种植,大胆参与,示范带动更多贫困户加入养蚕行列,致富增收。(记者 马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