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森工:林下新经济 森林绿色食品叫响全国
25.06.2015 09:54
本文来源: 林业厅
目前,森工林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山野菜采集基地,2014年,全系统黑木耳栽培17亿袋,是十年前的10倍,采集山野菜3.6万吨,粮食产量实现24亿斤,养禽1600万只,养蜂17.2万箱,栽培蓝莓4万亩,产量2000吨,采集坚果11.6万吨,采集山野菜3.6万吨,栽培药材24万亩。各林业局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逐步形成食用菌、坚果、蜂蜜、粮油、浆果、山野菜、酒、水、保健品、特色养殖等专业化的10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开始提档升级,有了包装和品牌,改变了几十年来林区出售“原”字号产品的局面,呈现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林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随着木材商业性采伐被叫停,更多的森工人将不再依赖砍树为生,而是谋求更环保、可循环发展的新项目,众多“林下经济”的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品牌战略发展多样化
早在2000年,森工总局党委、总局便制定了实施品牌战略的工作思路。2001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黑森”商标(寓意森工山特产品源于“黑土地”,产自“大森林”及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缩写的双重含义)。“黑森”商标共注册产品11类,涵盖了山特产品、食品、药材、建材、保健品等205个品种。截至目前,陆续有32家森工企业使用“黑森”商标,产品涉及食用菌、山野菜、蜂产品、坚果、浆果、酒类、饮品类、保健品、特色养殖、粮油等十大类近200个品种。所生产的“黑森”品牌的各类山特产品以其“源于黑土地、产自大森林”、返璞归真、质量优良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已成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绥阳林业局黑龙江省宏福山特产品有限公司的秋木耳、东北香菇、松茸片,柴河林业局威虎山农林特产品加工厂的山野菜、松仁露、玉米浆等7大类15种绿色特色产品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摆上了国宴餐桌。
2013年,为进一步贯彻省政府把绿色食品产业上升为全省重大产业的发展部署,落实陆昊省长到森工调研讲话精神,森工总局提出了黑森企业集团的发展思路。
2013年11月,森工总局出资5000万元在省工商局注册成立了黑龙江黑森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并以此公司为母公司,以森工林区规模以上的12家国有加工企业为集团公司的核心层企业,以森工林区18家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为集团公司半核心层企业,以各类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生产大户等共计32家为集团公司松散层企业(关联公司),共同构建成黑森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依托森工林区资源优势,以林区绿色食品基地为依托,以林区现有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基础,以黑森绿色食品集团公司为销售龙头,构架成市场营销、产业加工、原料基地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
原料供应基地标准化
原料采购以林区现有的林下经济生产基地为基础,以订单采购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行业主管部门为纽带,初步形成食用菌、山野菜、畜牧、林下北药、蜂产品、粮油、浆果、坚果、饮品(饮料、矿泉水、配制酒)、保健品等十大原料供应生产基地,保障了产品原料有效供给。
集团成立后,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六统一”,黑森绿色食品(集团)公司统一使用黑森商标,委托林区现有的紧密层及松散层生产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生产,现已开发生产了“黑森”系列产品12大类,近300个品种,形成了黑森系列核心产品,丰富了产品线,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销售平台多渠道化
2014年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建立黑森绿色食品销售中心旗舰店18家,连锁加盟店61家,在全国主流商超和城市中心区商业综合体设立专卖店或专柜41家,投资500万元入股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2015年建20家旗舰店,覆盖全国中心城市。搭建完成具有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功能的黑森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在线商城及其他端点功能正常运营。第三方交易平台天猫黑森旗舰店和京东商城黑森旗舰店运营良好。目前,集团已在哈尔滨建立了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心,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下一步,黑森集团将按照优化国有资产、整合现有资源、减少产业关联、扩大资产总额、实现规模效益,重组黑森集团,并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股份制改造,最终实现整体上市。(记者 袁嫦静)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5.06.2015 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