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桥头集镇加大力度打击私采盗挖

14.01.2015  19:50

  肥东县桥头集镇位于肥东县东南部沿山一带,距省城合肥22公里,东与巢湖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山镇”之美称。

  一直以来,镇上的许多村民都是以开矿采石贩卖石料来发家致富。2009年,为了能使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镇对数十家涉矿企业进行叫停。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周边城市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基于采矿带来的巨额利润,镇上的一些私采盗挖行为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与执法部门打起了游击……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桥头集镇,山的一侧,郁郁葱葱,风景秀美;站在矿山之中,一侧却满目疮痍,植被损毁、山体遭破坏、灰尘漫天,让人心痛。

  利益驱动盗采者“碰运气”

  众所周知,桥头集镇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铁矿、磷矿、白云矿、大理石矿等。对于镇上的许多村民来说,靠山吃山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不过,考虑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该镇对矿山进行了关停。

  虽说政府叫停,可毕竟是一个有着巨额利润的行业,这也必然会刺激一些盗采分子铤而走险。所以,近年来,经常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来到镇上,来到大山中“碰碰运气”。当然,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其实早从2012年开始,就对镇内的矿山进行24小时巡查。

  “老牛,走啊!去山里转转……”这两年来,桥头集镇综治办主任牛永松基本上每天都会去山里面转悠转悠。“我们一般是四个人一组,在山里面进行转悠,镇上的宕口加起来有50多个,这些来盗采的都很有反侦察经验,经常跟我们打游击战。”牛主任回忆:有一次,他和同事接到举报,然后去逮那些来盗采的,一路上循着挖掘机的印记,找了许多宕口都没有发现。很显然,那伙人知道巡查组来了,特别让挖掘机停止了工作,虽然没有声音,但牛永松他们一直在想“毕竟那么大台机器,不可能消失的。”最后终于在两座山之间的山洼里看到了一辆挖车,人早已没了踪影。

  “一般只要挖车在,不法分子都跑不了,因为一台挖车的价值可不小,盗采者肯定会回来找的。”据介绍,一般对于盗采者的处罚,都是上万块以上。虽说处罚力度大,但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来碰运气。“一台挖机一晚上挖的石头,就能卖到个两三万块钱,你说他们会不会来试试?”

  植被损毁大山深处之“痛”

  据介绍,这两年来,该镇查处的挖车可以用数不清来形容了。不过,这些不法分子也挺狡猾的,竟然贼喊捉贼,就是故意打电话进行举报,然后声东击西,让巡查组朝相反的方向进行搜查,以便他们有逃跑的时间。

  日前,记者一行来到桥头集镇,在走访几个宕口的时候,看到几乎没有保存完好的矿山。“这些是几年前采矿留下的,那时候矿山还没有关停;这些是前一阵子盗采者挖的。”顺着一位镇政府同志的指引,我们看到许多山面的破损印记。环顾四周,山野之间满目疮痍,让人觉得十分痛心。

  为了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自2014年年底以来,该镇加大了对盗采者的巡查力度,对矿山的巡查从以前的一天一班变成了十二小时一换岗,每天的巡查次数也增加不少。同时,对镇里的各个路口实行了巡查和路障。如此一来,对非法采石行为,起到了较大震慑作用。“这段时间基本没有发现上山盗采的不法分子,不过,我们依然不能放松警惕。”牛永松这样告诉记者。

  产业转型山镇绿色“转身”

  据了解,近年来,桥头集镇加大对盗采者的巡查力度,另一方面开始尝试产业转型——该“山镇”正在一点一点变得绿意盎然。

  早在矿山关闭之前,镇上的绝大多数百姓都是靠山吃山,作为矿工来维持生计。当失去这个靠山后,如何生存成为一大问题。当然,一部分农民选择了出去打工。与此同时,该镇从产业转型入手,引进了一大批绿色生态项目。

  安徽龙凯农林科技公司承包了龙泉村的1100亩荒山,开始种植蓝莓,前期已种植540多亩。说到为何选择在龙泉村发展蓝莓种植基地,该企业负责人说,这主要归结于当地政府发展生态农业的决心与企业经营思路不谋而合。龙泉村适合蓝莓种植的酸性土壤,如今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原本光秃秃的荒山,现已被漂亮的蓝莓树所覆盖。

  如今,像龙凯这样大大小小的生态园,镇上有三十来家,同时,这也解决了千余名镇民的就业问题。

  从单一的开采矿产资源危及生态到发展生态农业的绿色转变,桥头集镇副镇长黄峰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他们将依托丰富的山脉资源和地方文化积淀,打造生态养生旅游业;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建设蔬菜、蓝莓、园林、养殖等特色农业示范生产基地,开发现代休闲农业。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如此看来,在不久的将来,满目疮痍的大山将重新披绿。(记者刘咏平 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