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朱仙庄镇扶贫帮扶工作强力举措出实效

06.11.2014  17:19

      按照市、区扶贫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朱仙庄镇从建档立卡入手,从重点帮扶发力,从推动脱贫突破,明确目标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扶贫帮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推进建档立卡工作,确保底数清、目标明

      该镇依据2013年贫困监测结果,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实际收入、劳动能力、受灾得病等情况,确定贫困村、贫困户。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并将结果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保证贫困户调查清楚,统计规范,结果真实准确,建档立卡完整。经统计,该镇共有塔桥、三铺、宋庙3个贫困村,2114户贫困户,4457名贫困人口,目前,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并在此基础上,分类制定帮扶方案。

      二、实施结对帮扶,做到贫困人员有人帮、有人包

      该镇成立了扶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开展了实实在在的宣传活动。在对三铺、宋庙、塔桥3个贫困村的帮扶上,确定3名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安排财政所、农技站等3个单位对口帮扶。在对贫困户的扶持上,成立了3个帮扶工作队,明确30名镇村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结对,明确工作组、帮扶人员帮扶责任、帮扶目标,细化帮扶措施,做到了“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三、实施重点突破,做到帮扶措施实、效果好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支持下,2013-2014年,该镇统筹项目8个,筹集资金491.7万元,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工作。在贫困村的帮扶上,实施“整村推进”工程,重点建设村级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三铺村三塔路至村部、塔桥村宿州大道至村部、宋庙村关家、梁家等通村水泥路5条5.7公里,铺修砂石道路12公里,开挖疏浚干渠沟等沟渠5条6.5公里,新打机井60眼,安装太阳能路灯185盏,为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期,依托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000万元的塔桥村老街改造项目即将启动;通过项目引进,投资达1980万元的三铺、宋庙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即将展开,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贫困村的基础建设水平,推进贫困村的治理。在贫困户的扶助上,该镇根据贫困原因和各户实际情况,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实行分类处理。对因突发事故致贫且有劳动能力的,积极组织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培训,积极联系工作岗位,开阔他们就业门路。为市内鞋城、纺织服装城输送劳动力100人。利用村内闲置建设用地,实施“2112”工程,建设三铺广源路桥、智能门锁、塔桥鼎旺饲料等标准化厂房项目3家3万平方米,安置劳动力220人。朱仙庄新型乡村工业园就业150人,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劳动力660人。帮助联系信用社小额贷款,帮助贫困户开办小商店、小作坊50余家。对因病致贫的,该镇利用新农合资金和镇内单位、企业捐助等,积极为他们解决医疗费用。对贫困学生,该镇开展了雨露计划、爱心圆梦大学等工程,对15名贫困大学生捐助3万元,为30名贫困中小学生捐助3.6万元。对残疾人,该镇实施残疾复明工程、无障碍工程等,先后为1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发放轮椅10张,建设无障碍家庭25户,78人享受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7.8万元,发放贫困重度残疾人资金27.62万元。对五保户、低保户,建设了宋庙村敬老院,床位50张,目前运行良好。建设贫困家庭危房改造50户,投资金额50万元。10月17日—全国首个扶贫日,宿州龙翔养殖场向三铺村捐赠扶贫款2万元,用于三铺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和镇政府共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四、制订长效机制,做到帮扶不脱贫、不脱钩

      开展宣传动员,强化舆论氛围,在镇先锋网等网站开办扶贫工作专栏,及时通报扶贫帮扶信息。建立扶贫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实行盘点销号,细化目标责任。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制度,纳入村级目标绩效考核,与镇村干部工资奖金挂钩。通过长效机制的考核管理,真正强化帮扶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水平,达到帮扶不脱贫、不脱钩。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该镇的扶贫帮扶前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绩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建设中,该镇将以整体脱贫为目标,建好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群众增收,切实把扶贫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加快推进全镇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

( 来源:埇桥区朱仙庄镇信息站  作者:沙雷、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