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西周:把心捧给群众 把生命献给工作

20.04.2018  09:52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泉河呜咽,绿树含悲。2018年4月18日20时左右,共产党员,阜阳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党总支委员,代桥人民的好儿女,茶棚群众的好干部柳西周同志,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走完了他短暂的五十余年人生。

  噩耗传来全镇上下悲声一片,有的亲往吊唁、有的电话慰问、有的转发朋友圈……大家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寄托哀思。

  柳西周,男,汉族,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人,1967年9月出生,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到2004年任代桥镇土桥村村委会委员,2004年至今任茶棚村党总支委员。

  一心为民 两袖清风

  “清正廉洁,一心为农民着想……”这是茶棚村柳照广等村民写给镇党委、政府“请愿书”中的一句话。

  来到柳西周家里,真的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房子是20年前盖的三间平房,因为是用楼板盖的顶,经不起岁月的侵蚀,在三年前已经开始渗水。家里除了三张床和一张结婚时妻子陪嫁的方桌,一个大衣柜以外,就没有像样的家具了,唯一值钱的应该是院里停放的那辆他平常上班、下乡骑了10余年的摩托车了……

  “村里没盖楼房的几乎没有了”村民柳西红说。

  老柳的儿子柳兆文1994年出生,显得比同龄人成熟一些。高中毕业那一年,因为家里没钱,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去参军入伍,“我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我现在用部队给我的补贴,继续了我的大学梦!”与他同龄的人早就做了父亲,可是小兆文却因为体谅父母,也为了自己的大学梦,还在读书。

  “跟着他30多年,没享过一天福,孩子都是我拉扯大的,没让他操过心。”妻子刘凤英大他两岁,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为了供养这个家庭,50多岁了,还在城里给人家当保姆。“挣钱不挣钱,我不在乎,我想要的是他能每天回来陪陪我啊!”刘凤英“抱怨”到。

  认真负责 务实担当

  从19岁担任村干部到去世的30多年里,他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关心群众疾苦,带领群众致富,深受村民拥护。特别是近些年,柳西周带领村民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实行秸秆禁烧……特别是脱贫攻坚他更是一马当先。

  “他工作很认真、很负责,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代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小雯为失去一位好干部感到很痛心。

  2018年2月份在为村里两口当家大塘进行清淤时,由于耽误了吃中午饭,当他他再一次捧起方便面碗时,发现吃饭困难;

  3月26日镇村干部会,他搂着肚子听完会议;

  4月9日他拔下针头参加界首市2018年度脱贫攻坚第三次联席会议;

  4月10日他颤抖地在村干部签到簿写上自己的名字

  ……

  4月18日他永远离开了我们……

  妻子和同事多次劝他,去检查检查,他却一再说“没事”“忙完这一段,我就去检查”。

  “柳西周是我工作的得力助手,没想到这么快,他就走了,真的非常悲痛。”代桥镇副镇长王佳业很伤心。

  茶棚村是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了让家乡环境更美丽,让家乡人民生活更美好,他不分昼夜,“定”在现场。道路硬化,他帮老于家卖树、挪柴草;卫生改厕,他帮群众扒旱厕;沟塘清淤,他拿出妻子让他寄给儿子的2000元的生活费,垫上给群众的青苗补偿费;植树造林,他甩掉小袄,三月份的皖西北,乍暖还寒,他身上却大汗淋漓……

  “他是累死的!”村民李彩霞说。

  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他从没有在家里睡过觉。“他总是说,你们休息会,我看着,‘没事’!”每年秸秆禁烧总是与他并肩作战的村民于永刚说。

  “没事”似乎成了柳西周的口头禅。面对繁琐的工作压力他说“没事”,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他说“没事”;面对群众的不解和阻挠他说“没事”;面对日益变差的身体,他又说“没事”;面对领导“勒令”他去检查身体时,他还说“没事”……

  “他工作兢兢业业、无可挑剔,人品很好……他的去世,是茶棚人民的一大损失,也是代桥的一大损失。”该镇党委书记汪向阳对柳西周这样评价。

  百姓冷暖常挂心间

  “他是个不要家的人!他心里只有工作,只有老百姓,就是没俺娘几个。”老柳的妻子刘凤英泣不成声。

  家住柳东二组的于秀真,今年77岁,五保户,丈夫去世多年,一人生活,村里人都称她为“五老婆”,家里两间房,晴天进风、阴天漏雨。“五老婆”非常“犟”。为了动员她进行危房改造,柳西周去她家40多次,动员她实行危房改造。老太太就是不愿意扒旧房盖新房,她说“房子扒了,老伴回来找不到家”,这可苦坏了柳西周。每逢阴天下雨,他就要去把老太太背回自己家里,管吃管住。他说,“群众的利益比天高,群众的生命比我还值钱。”每年的庄稼老柳帮她种,每年的粮食老柳帮她收,收回来的粮食老柳帮她卖,卖粮食的钱老柳同着邻居一分不少地交到她手中……

  现在“五老婆”住上了柳西周亲手帮她盖起的新房子,阴天下雨,再也不需要老柳去“背”她了,老柳也无法再去“背”她了。

  走在茶棚村的巷里田间,听到的都是“西周这孩子真好!”“我活的岁数已经够了,咋不让我替他死呢!”

  柳西周包保的贫困户中有一户叫柳西安的,全家四口人,两个儿子均为重度肢体残疾,本人2017年得了一场大病,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无底深渊”。柳西周帮助柳西安申请了贫困户大病报补;为他的两个残疾儿子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助、残疾人护理补贴;为他们家申请了危房改造,建起了三间崭新的平房……

  柳东三组的贫困户张雪琴,两口人,有劳力,无技术,缺资金。柳西周一方面介绍她到邻村的一家制衣厂去打工,让她每月有了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还积极联系大户,帮助她贷款5万元,入股专业合作社,每年获得3000元的入股收入……

  ……

  “有一次在闲聊时,他说,‘我最亏欠的就是老婆和孩子’。”茶棚村专干孙敏介绍,“他心里装的是全村的老百姓,他是我最尊重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