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林业信息化 就没有林业现代化

12.09.2014  07:49

      赵树丛局长在全国推进林业改革座谈会上指出:“没有林业信息化,就没有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林业信息化和林业现代化的关系,标志着局党组对林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住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林业信息化能力,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开创林业信息化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标志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21世纪现代化的核心标志是信息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关键环节。
      继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在信息革命的强力推动下,人类已进入充满希望的信息社会,信息资源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信息技术正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第一技术,信息产业正成为支撑社会成长的第一产业,信息文化正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第一文化,信息生产力正成为带动社会前进的第一生产力,信息工作者正成为担当社会繁荣的第一群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换言之,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在生产方面: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我国已经进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的新时代。信息产业对社会生产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以前的其他产业,不仅把工业化推向了新高度,更实现了工业化的自我扬弃,从而正在重新诠释现代化的内涵。信息化也使传统的生产要素发生了新的革命性变革,不仅仅具有生产力发展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工作方面:从3D打印到移动互联、从物联网到云计算,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世界发展变化最具标志性的代表。要打造现代型、服务型政府,必须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更智慧的决策。优化社会管理,维护安全稳定,更离不开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
      在生活方面:我们已经迈入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掀起一场变革的潮流,移动App随时跟随用户需求而升级,网上购物、快的打车等服务数字化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变革,微信用户突破6亿……信息技术正在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文化已经覆盖物质形态、社会规范、行为方式和精神形态等各个层面,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促进形成信息共享、协作共赢、智能共存的社会文化。
      总体来看,信息化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的制度体系、现代化的人才队伍、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建立体制先进、机制健全、运转高效的现代化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培养现代化人才队伍,是有效衔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桥梁,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有效应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治理能力,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因此,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国家治理,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实现制度执行从粗放到精细,从监管到服务的转变。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支撑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为提高行政决策、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创新了方法,打通了渠道,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手段。
      二、林业信息化是林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林业信息化在林业改革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的渗透、引领、支撑、辐射作用的深化,林业信息化步入了快车道。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林业信息化成效显著,实现了林业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改变了管理方式,扩大了服务范围,创新了服务形式,作用日益凸显,地位显著提升,影响迅速扩大,成为加快林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成为关系林业工作全局的战略举措,成为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林业信息化推动林业管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的印象就是粗放、落后,林业工作者都是肩挑背扛、“踏遍青山”。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林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创新应用,可以对森林、湿地、沙地、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监管,解决“资源分布在哪里”“林子造在哪里”“治沙治在哪里”等问题;林业管理可由山头地块的林班、小班,发展到对每一棵树的管护、树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林业管理的精细化。随着信息技术与林业的深度融合,林业信息化贯穿于林业改革、造林绿化、资源保护、科技创新等林业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正在成为林业现代化管理的新标志。
      (二)林业信息化推动林业生态从“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当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人类必须找出一条既不大规模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之路。当前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为此提供了可能,信息化是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息技术和林业相结合,构成了新的最活跃的林业发展模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生态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保障,为各主体要素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营造更加便捷的空间,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平台。高新技术的融入必将推动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信息化推动林业产业从“低级”向“高端”升级。传统林业产业给人的印象是“傻大黑粗”。通过四通八达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和市场,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信息化推动林业产业实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优化林业各种资源,加速物品、技术、设备、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林业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革营销体系,加强生产监管,提高员工素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林业信息化推动林业政府职能从“监管”向“服务”转变。作为林业政府部门,从监管转向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需要林业信息化的支撑。政府网站为政府和公众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为林农服务搭建了平台,为林业企业建立了了解市场和政策的窗口,增强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互动。林业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履行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的职能,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和政策协调更加通畅,政务流程得到优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府职能由监管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三、加快林业智慧化转变,推动林业治理现代化
      当前,林业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林业信息化将助力林业把握转型时代的发展趋势,助力林业治理转型,引领林业向“智慧化”迈进,实现林业治理现代化。
      (一)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提升林业智慧感知能力。通过建设智慧感知体系,创造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林业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加快林业宽带网络及感知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林业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大力推进林区无线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各种传感设备在林业资源监管、林产品运输等方面的应用。有序推进以遥感卫星、无人遥感飞机等为核心的林业“天网”系统建设,打造高清晰、全覆盖的空中感知监测系统。积极推进林业应急感知系统建设,建设统一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为国家、省、市、县等四级林业部门提供可视化、精准化的应急指挥服务。
      (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提升林业智慧决策能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各类决策系统,建立一体化的智慧林业决策平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智能化。依托林业基础数据库,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决策信息和预测信息,自动化、智能化地分析林业的各种情况和趋势,建立决策模型,提供备选方案。
      (三)创新业务治理模式,提升林业智慧管理能力。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营造林、林业重点工程监管和林业文化方面的应用,构建完善的林业智能监管体系,实现林业全过程现代化管理。加快中国林业云建设,全面部署综合监测、远程诊断、林权交易、智能防控、应急管理等应用,实行集约化建设、管理和运行。构建智能化、一体化的智慧林业网站群,形成从上至下的门户网站群平台,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和智能化调用。建立智慧林业移动办公平台和桌面云办公系统,满足行政管理业务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及协同性,实现随时随地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四)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提升林业智慧服务能力。围绕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要求,构建智慧化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智慧林业产业体系,为政府、林企、林农等提供实施准确的综合智慧林业信息服务。积极推进林业智慧商务建设,打造一体化的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智能化、整体化的林业商务服务。大力加强林业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信息推送、在线办理、视频点播、远程诊断等服务,全面提高对林区的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林业信息化能力是当前林业的重点工作,我们要始终坚持五个统一的基本原则,通过建立健全共建共赢的发展模式、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共建的投入机制、成果互通的共享模式,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的管理、更全面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林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