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进行时”融入大战略 构筑新格局——安徽加快实施开放发展行动综述(上篇)

18.03.2017  05:06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3月17日消息(记者:雷明剑)近年来,安徽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加快实施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断提速,“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带动开放型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3月1号,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的第一批设备运抵合肥综合保税区。随着企业不断入驻,合肥综保区各项指标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共受理进出口报关单10532份,监管进出口总额8.43亿美元,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

  合肥综合保税区综合处主任沈良:“我们这个综保区是境内关外,产品可以从这直接出去,从欧洲、中亚的货源可以直接过来,并且可以保税,可以说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开放平台。

  合肥综合保税区宛如安徽开放发展的缩影。

  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我省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加强口岸开放发展,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安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共同构筑起开放发展的顶层设计。

  谋定而动,积极作为。合肥、芜湖、马鞍山三个综合保税区相继建成;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过去几年,我省开放平台载体建设“硕果累累”。

  省委党校副教授吴琦:“这些开放平台载体就相当于一个火车头,后面可以挂很多很多的车厢,它对外贸的增长是有几何级效(果)的,它可以促进我们外贸转型,从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

  互联互通是推动开放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3月12号,合肥天合公司生产的又一批太阳能电池通过合新欧班列出口到欧洲。由于铁路运输比传统海运时间更短、成本更低,使得产品的性价比更高,天合公司迅速在中亚和欧洲市场站稳脚跟。

  合肥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尤晓磊:“中欧中亚班列的开通,为我们外贸出口提供了快速的通道,政府在班列运输上面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我们的交货效率。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优势,我省不断加快互联互通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合肥-宁波铁海联运、马鞍山港—上海港江海联运相继投入运营,合肥至美国国际货物包机开通,合肥港二类水运口岸对外开放……铺筑起安徽连接世界的“高速路”。

  在马鞍山天顺港集装箱码头,随着通关一体化政策实施,企业在当地就可以报关,不用再先陆运到上海再报关出口,出口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每天都有四百多个标箱从天顺港进出,吞吐量增加了两倍多。

  马鞍山市常立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芮志英:“以前大概一个集装箱要3000块钱人民币成本,现在从马鞍山走大概有1000块钱成本就够了,一年大概能节约几十万人民币。

  以大通关建设为突破口,近年来,我省加快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实施“简化无纸化通关随附单证”、“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一系列便利化举措,带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断提速,大大缩短了安徽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我省开始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一个“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