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双向开放大格局

02.05.2017  11:11

安徽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得益于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开放。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具有沿江近海、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又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可以说“左右逢源”,要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自觉在更大格局下谋划推进开放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聚焦招大引强,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

——瞄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千方百计引进培育一批外向型的大企业大项目

“2003年,马瑞利在芜湖设立了独资企业,累计给公司带来了320亿美元的收入。2012年进入合肥,与江淮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日前在外交部举行的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恳谈会上,马瑞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杜伯华说,安徽打造了非常好的投资环境,给了他们扩大产能的信心。为应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这家世界500强意大利菲亚特汽车集团旗下企业,将在合肥高新区开设第三家工厂,专门服务汽车电子行业。

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核心。一年来,我省瞄准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把高水平引进来作为重要抓手,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的硬条件和软环境,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千方百计引进培育一批外向型的大企业大项目。2016年,全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7亿美元,同比增长8.4%;今年一季度,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9亿美元,同比增长7.4%,其中有24家外商投资企业办理了增资手续,同比增长1倍。新常态下,各地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积极调整招商引资的理念、模式和思路,进一步优化招商方式,多渠道、多形式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马鞍山市锁定“三重一创”,聚焦重点招商;滁州市出台《招商引资痕迹管理办法》,加强招商引资过程调度;六安市利用现有企业闲置厂房和土地进行“二次招商”,由专业招商队伍对外精准推介对接,通过租赁、并购、重组等方式促成项目落户;黄山市开展“智慧招商”,设立“招商公众微信”,采用大数据手段,对目标企业实施信息精准投放;淮北、宿州、池州等市依托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组织开展产业链、价值链招商……

过去5年,安徽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7.4%,已成为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和优选地。今年,我省将鼓励各地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与央企、全国知名民企的合作,鼓励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外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和发债融资,推进中德、中新苏滁等合作产业园建设,重点引进中高端产业和知名跨国公司,以及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高端技术人才团队。

融入国家战略,做好对外投资大文章

——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动优势产能和装备制造走出去

日前,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17年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引导我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其中,从事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及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企业享受支持资金不超过500万元,其他企业享受支持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当前,我省已经到了双向投资的新阶段,只有大规模走出去,才能有效破解我省经济发展的市场、资源、技术瓶颈。一年来,我省积极对接国家开放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装备制造合作和海外并购,努力破解我省经济发展的市场、资源和技术瓶颈。 2016年,我省实际对外投资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27家,同比增长13%。

全面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安徽大有作为。芜湖市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去年新增实际对外投资5.7亿美元;宣城市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中鼎集团入选海外并购金哨奖“中国十佳大买手”;马鞍山市鼓励马钢、十七冶、建诚国际等企业走出去;蚌埠市加快实施丰原集团巴西、匈牙利玉米深加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尼日利亚玻璃生产线、蚌埠国合津巴布韦福利中学等项目;合肥市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开展并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在国际竞争的“摔打”中,一批优秀企业迅速“强筋健骨”,逐渐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企业。在莫桑比克,安徽外经建设集团成立了华安莫桑比克国际建设贸易有限公司,在房地产、机场、公路、桥梁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实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成为推动莫桑比克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动力;在柬埔寨,海螺集团在加快产能合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当地,关注社会民生,避免了国际化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在巴西,江淮汽车和奇瑞汽车发展良好……如今,全省走出去企业已有700多家,市场已拓展到亚、非、欧美等109个国家和地区。

突出转型升级,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 积极落实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不断夯实“优进优出”后劲

3月30日,在太和县的安徽富泰发饰文化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一缕缕头发经过工人们的梳理、编织、缝纫,做成了一顶顶款式各异的假发。 “这款假发属于人工拼接的中端产品,卖到欧美大约四五十美元一顶,如果是完全由顺发做成的高端假发,价格还可以翻一倍。 ”企业负责人杨彬告诉记者,去年国际市场明显回暖,他们的假发产品畅销欧美,全年出口额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0%以上。

对外贸易水平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一年来,面对外需乏力的不利环境,我省抓住新型工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的机遇,突出转型升级,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外贸回稳向好政策措施,不断夯实“优进优出”后劲。今年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109.2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幅比全国高7.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3.1亿美元,增长13%,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进口46.1亿美元,增长37.8%,比全国高13.8个百分点。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各地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形成了外贸工作“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为全省外贸回稳向好提供了关键保障。比如,马鞍山、宣城、芜湖、亳州、滁州、池州等市主要负责同志专题听取外贸汇报,亲自调度外贸工作;亳州、蚌埠等市加大外贸政策扶持力度,放大了政策叠加效应;合肥、淮南等市强化“三外”联动,分别通过引入外向型大项目和推动企业走出去带动外贸发展。

今年是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进取之年,外贸是开放发展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我省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外贸促进政策,扩大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商品出口,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推动加工贸易向海关特殊监管区集聚;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品牌设计、营销和推广中心,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公共海外仓和产品展示中心,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外贸发展迈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