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深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跨越发展
随着来安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企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来安县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加强校企合作到深入农家培训,从加快硬件建设到提升软件实力,来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经济发展急需人才。来安职高近年来按照“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特色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培养培训基地之一”的目标,遵循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专业建设,争创省级品牌专业,重点打造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农艺和会计等五个专业,2011年新增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3年新增了学前教育等新专业,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三年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3212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双证”获取率由原来95%增至98%,首次就业率达98.9%,专业对口率达82%。
拓展校企合作方式,激活集团化办学新机制。企业有机器设备但技术工人足,学校有学生但实践经验不足,如何实现学校和企业强强结合,优势互补,来安职高紧跟市场导向和企业需求,利用职教集团坚持主动服务企业,主动与企业单位合作,拓展校企合作方式,推进产教结合,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一道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顶岗实习,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探索出一条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的办学新路,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四位一体”集团化办学管理体制,促进了学校、企业、行业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近年来,来安职高与来安县科来兴实业有限公司、滁州经纬模具公司、嘉吉公司、滁州康佳电子公司等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建立了实践平台;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0多个。
农技培训深入农家,助力科技兴农喜结硕果。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来安职高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教育,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对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接班人”,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以来,对全县48个家庭农场主进行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全县推广农经、农技专家与农场户开展“捆绑式”服务,通过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到合作社开展讲座,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农业技能人才培训等方式,共举办种植、花卉类专业培训12期,培训的982名农民技术员中,849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015年在舜山镇林桥村、雷官镇、半塔镇、汊河镇、新安镇设立培训点,分期分批分专业进行培训;50%以上学员毕业后成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骨干力量和行家里手,成为全县民生工程和美好乡村建设主力军。
磨练教师专业功底,构筑“9345”教师队伍方阵。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学校加快内涵建设的核心。为了尽快建设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精通的师资队伍,来安县全面实施“442”师资队伍建设战略(通过四种方式引进人才、四项措施提高素质、两个优先突出重点)。通过面向社会招考专业技术人才、外聘企业能工巧匠、实施十人培训工程、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相互拜师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实施两年来,培养专业带头人9人,骨干教师30人;从企业聘请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40名、建成包括职教科研团队、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技能大赛攻关团队、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团队和校园文化建设团队在内的五个专业教师团队,实现了建设“9345”教师队伍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力促课堂教学贴近实际。为深化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来安职高坚持教材对接技能、课程对接岗位,本着“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校本教材的编写和研发工作。两年来,来安职高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兴趣特点,在实践中总结,在修改中完善,共开发校本教材22本,其中《电子产品装接与调试》、《Photoshop平面设计》、《设施蔬菜栽培》和《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四本校本教材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专业水平。
巧借“国示学校”东风,快速提升职业教育能力。2012年9月,来安职高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立项建设以来,设备总值由1819万元增至2289万元,多媒体教室由10个增至55个,大型教学仪器设备由1163台套增至1423台套;省级重点专业由3个增至5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由2个增至5个,省级课题增至三个,其中两项顺利结题并分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安徽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师生取得国家专利4项; 2015年已培训企业员工3000人次以上,再就业培训1000人次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人次以上,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实现了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双丰收。(王庆 特约通讯员:李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