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水口镇:把技术送进农家小院
4月10日上午,一辆装有两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农用车徐徐开进了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种粮大户王道平的家中,农场主王道平顿时喜笑颜开,只见他一只手指挥农用车停放到晒场中央,一只手示意家人捧出早已预备好的鞭炮。当插秧机一卸下车,鞭炮便噼噼啪啪地炸开了。
随后,县农机推广站、农管股及镇农机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员闻讯后也赶到了现场。为充分发挥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户逐渐接受节本、高效、增产的工厂化育插秧技术,他们及时跟进,积极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为其提供“保姆式”服务。
“用插秧机插秧,最大的难题是漂秧、倒秧和转弯时插不到边。你这两台插秧机最大的优点是全电脑控制,转弯时,布秧盘会自动升降……”技术人员用通俗易懂的农家话,热情地向机手和围观的群众讲解插秧机的性能、操作技术难点和维修保养知识。帮助机手调整、调试机具,手把手地教会机手调节插秧深度、株数和取秧量。指出和纠正机手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通过专家们的现场指导,我雇用的两名机手已基本上掌握了插秧机的操作技能。”时近中午,王道平信心满满地说道,“县农机推广站漆站长还承诺,到插秧时节,他们还将派人前来进行技术指导,教会我们如何规范平厢、铺盘、使底肥和精良播种等技术,这样,我们在使用插秧机时就没了后顾之忧,节省了我们在摸索过程中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说道这里,王道平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今年44岁的农场主王道平,前些年一直在南京做工程,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回乡自主创业,把家乡的父老乡亲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2014年春天,他回到家乡,并一次性从本村的鄂王、小兴、大新三个组流转土地1600多亩,办起了“道平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小麦,发展特色养殖,带动当地几十名村民就业。
为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节本、增效,王道平还于今年一月份在全镇率先申报了工厂化育秧项目,并结合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一次性购置了两台插秧机用于农业生产。“如果按照每人每天能栽一亩地计算,你这1600地,每天上工100人,至少要栽上半个月,工钱得20多万元,不仅费工、费钱,而且延误农时。有了这两台插秧机,每天可插秧近200亩,如果满栽满种,你这1600亩土地一个星期就该栽完了,除去人工和燃油费,一季可节约成本十几万元呢。”漆站长给王道平细细算了一笔账,王道平高兴的连连点头称是。
( 来源:来安县水口镇政府 作者:孙茂来、余世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