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靠《昭明文选》提高写作水平

30.05.2014  13:51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以来圣贤豪杰干事业的结晶,用几千年惊心动魄的历史作为注解,一句有一句的功夫,一章有一章的奇妙,君不见宋时赵普,半部《论语》就可以将天下治理得服服帖帖。然而,在现代语文教学的环境下,我们的国学教育如何更有说服力,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本文所说的能力,是指语文能力,因为记者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

  认识:

  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个神话

  关于国学经典的神奇作用,史上相传一个最励志的故事——北宋名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过是个神话而已。事实是这样的,赵普是个擅长行政工作的官员,对于圣贤经典,不曾过于留意,皇帝觉得必须给老赵提高点文化层次,于是就劝他读点儒家书籍。

  赵普觉得凭自己的文化水平,就《论语》这本书好对付,于是拿它来读,最终读熟了半部。其实,早在读《论语》之前,赵普就已经是个优秀的行政官员了,虽然不能否认《论语》对他行政工作的辅助作用,但也不至于神奇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行政能力强的人,一句《论语》也可以治天下。

  国学很神奇,是一件文化神器,但它不是神话,千万不要对它做任何神化。我们要做的是,力图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找到国学的闪光点,让它有说服力。具体到现代的中小学教育,就是怎样具体转化为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虽然不敢说立竿见影,但至少要见影——这里讲究的是一个“变现”的功能。

  记者并不是想将国学教育短、平、快和功利化,但国学教育确实要适应中小学教育阶段性的特点,不要等到中学阶段都过了,而你的国学素养还没有破壳而出。

  规划:

  《孟子》之类的读本要早读

  读国学经典,是受用一生的事,但也回避不了受用一时这个问题。虽然受用一生与受用一时并不矛盾,但还是有区别。

  熟读经典,为一生的格局打好基础,这是受用一生,是慢熟的过程。然而,现代社会的用人制度,与慢熟不免有点矛盾。再说实际一点,你参加中考、高考总得有像样的写作水平,他们不会等你慢熟,你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得有说服力,这是受用一时。因此,我们还得有受用一时的利器。

  选哪部经典做利器呢?个人觉得,《孟子》很不错。这和《孟子》的写作目的很有关系。孟子认为春秋时期的人悟性高,孔子只要说一两句话,人们就懂了。而到了孟子所在时期,人们的悟性大不如前,不多说些话,不多费一些口舌,是无法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观点的。

  因此,孟子的很多场讲座变成了辩论,孟子为了在辩论赛中占上风,不得不着急地运用滴水不漏的逻辑、充满力度的排比、深入浅出的比喻和循循诱导的方式,让自己的观点胜出。孟子其实是个很着急的人,而着急的过程就是运用学问的过程,于是,各种学问和学科,比如文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都集中在了《孟子》的文字里面。

  一部《孟子》,营养如此全面。每天花二十分钟,坚持一年左右时间就能把它读熟,或者在年少时用一个暑假将《孟子》念熟,不久,它的应急功能就会爆发出来。它会在你的作文里、言语表述上或在某场辩论赛上爆发出来。孟子这个能源小宇宙,用起来很顺手,见效快。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一个人在中学阶段还写不好作文,那以后基本上没多大希望提高了。所以,对于《孟子》之类的好读本,要早早地读,要快快地读。

  用中国古代山水诗来提高审美素质

  写作技巧的组成,除了逻辑、文学、思想外,还有美学、人格和修辞手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审美素质的形成,因为有审美的眼光,才有审美的胸怀和审美的文字。个人觉得最好的教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国地质意义上的大地河山,在经过诗歌的打磨和加工后,在保持自然特色的基础上,具备了高一层和深一层的美,这是人格美、修辞美。

  例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然意义上的大海和明月,成了天下人感情交集的一个载体,凸显了天下一体的人格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在突出泰山的地理高度的同时,也把一个时代的高度突出了。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可感的,诗句用精炼的方式将这种可感性表现出来,同时,山水诗里蕴含的美学元素、修辞元素也是可感的,学生从古代山水诗中,与中国山河之美零距离接触,其实也是和中华民族的人格美、文学美零距离接触,读大好河山,写大好文章。诗歌里的这些元素变成写作能力也是可感的,看得见的。

  此外,古代山水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接受度高。中国的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几千年来变化都很大,但有意思的是,晋宋以来的诗歌,语言模式变化却不大。

  其次是它的画面感、音乐感。诗人为了画面的可感,在空间、色彩、声音方面都有精心的安排。

  每一首好的山水诗,都是好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综合体。熟读这些诗歌,不只熟悉它们的字句,更要熟悉它们里面的线条、色彩、音乐以及各种元素的搭配,从而提升写作、绘画、音乐观赏方面的能力。

  将古代山水诗转变为现代语文能力的过程并不是很长,它既不速成也不慢熟。前面说过,它的可接受度高,所以它的可模仿度和可变现度也很高。

  读国学经典想要一时见效,在文本的选择上,讲究的是语句的对仗和流畅,语意的相对浅近。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的脾气和当下水平相投合,而且最好有故事性。个人认为,在培养综合写作技巧方面,针对中学生而言,《聊斋志异》的效果比《古文观止》好,因为前者有故事性,能引起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掌握蒲松龄怎样写故事的技巧,其实也就是记叙文的技巧。

  惊奇:

  李白也靠“优秀作文选”突飞猛进

  选一个切实的国学文本,短期内提高国学素养,从而紧密地与现代语文教学相配合,立竿见影地提高语文能力,这是不是急功近利的做法?我们还是看看古人的例子吧。

  据说李白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去读书,那得多慢啊。李白毕竟是个文学青年,也想急于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他的读书也很有针对性。经、史、子、集的大部头书,他一直在读着,而他更是拼命地读着一本薄薄的“古代优秀作文选”,因为里面全是文学类文章。这些文章可以短时间内提高他的写作水平。

  这本书是什么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昭明文选》(简称《文选》)。李白诗写得好,和《文选》这本应急书很有关系。怪不得李白屡次提到东晋南朝诗人陶渊明、谢灵运和鲍照等人,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就是那本“优秀作文选”上的作者,都是李白的师傅。读《诗经》可能是慢功夫,而读《文选》则是快功夫。

  唐朝的文学青年和文学大叔们想写好文章,还真未必全靠大部头的经典,他们都和李白同学一样怀里揣着同样一本书——《文选》。他们把《文选》读个滚瓜烂熟,就不愁成不了大唐的文艺青年。

  可见,国学教育除了按部就班读经、史、子、集外,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还得学学李白同学,选一个文本,让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述能力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

  (责编:张樱兰)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