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明:一位生产经理的“工地情”

18.04.2017  17:22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临阵、组织、协调、管理,在施工一线工地上,生产经理几乎是建筑企业内各部门最忙的一个。生产,项目上“重难点”,也是中国建筑工程建设中“风险系数”颇高的岗位。

  头脑灵活、做事果敢,这是业主眼中的李根明;诙谐机敏、张弛有度,这是项目团队熟知的李根明。大学毕业,在浙江工地上摸爬滚打6年,2015年下半年进入中建四局六公司合肥分公司,从一名普通施工员成长为生产经理,他用实干刷新了自己的履历。

  “包公小学新校址全是荒草废地,后面连着居民区。承接这个项目,来不及失望,先干起来再说。”对于开工时,他1个人坚守在项目部,完成包公小学前期筹建工作,他总是微微一笑。

  作为公司和瑶海区重点工程局合作的项目之一,这个总建筑面积20289.19平方米的改扩建“小”项目。尽管来之初,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当初包公小学的状况还是令人吃惊。工地上,全是村民的菜地,高压线连着供水管遍布施工现场,工地周围还居住着百余户居民。为获得高额赔偿,2016年7月中旬,当地村民多次聚集在项目部门口,阻挠项目部开工。甚至,有好事者“潜入”工地内,将挖掘机上的电频盗走,不让项目部出土,千方百计破坏我方施工……

  面对此情此景,作为生产经理的李根明一方面坚守现场,一面把项目部实际情况如实反馈给项目经理。在公司、与瑶海区重点工程建设局的领导与支持下,项目部全力配合:一次次、一天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到社区领导和村民对话,阐明学校工程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暗战”2个月,终于在2016年9月初,包公小学项目部全面完成工地内村民菜地、高压线、电线杆、供水管等迁移工作。

  这场不可避免的“暗战”,导致整个项目部工期无形中被滞后2个月。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更大的考验接踵而来。

  2016年10月,合肥开启阴雨模式。室外刚开挖的基坑,经历无数回狂风暴雨的侵袭,有些来不及防护便塌方。阴雨过后,项目建设又迎接史上合肥最炙热天气的烧烤,“晴天大干、雨天巧干,没有太阳,就挑灯夜战。”争分夺秒,就在项目生产建设全面提速时,元旦期间,为配合《合肥市扬尘治理工作通知》,工地又停工半个月。

  没有天时地利,那些个耽误2个半月的工期,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来不及失望,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干。”遂后,这句话就成为李根明和项目部同事的口头禅。

  失去天时地利,只能靠凝心聚力“人和”背水一战。为让大家安心工作,项目部定期生产例会、与培训会上,倒排工期,将生产任务分解后,大家便聚集一起谈心交流,让憋在心里的话不过夜。

  聆听大伙的“牢骚”,作为“外聘”管理人员的生产经理,李根明懂项目部很多“外聘”管理人员的苦。一线“小”项目,管理人员工资不仅低,职业升迁通道狭窄,各项福利待遇还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临工期压力大等因素,谁都难免有些怨言。“在会上,我们经常吵架,但那都是对事不对人。有时候嚷嚷几句算是发泄,第二天大伙都像没事人一样。”回忆这段往事,李根明如实说。

  身份虽然属于“外聘”,但是他从不把自己当做外人。除了对公司的赤诚和敬业精神,作为生产经理,他不善言语、不会表功。每天早早起床,安排当天工作、处理突发情况、熟悉图纸、精选材料供应、转工地、查施工……每天几乎都要忙到12点才能入睡。刚上任时,业主、监理方还担心这个“土八路”、“泥腿子”不能胜任,然而,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如今,项目文明施工、安全生产,逐步走上正轨。对于争创“合肥市安全文明工地”李根明和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信心满满。

  视项目为家,把工地当做自己的情人。迎难而上,对于这位敢想敢闯敢拼的生产经理,业主和监理经常说:“李根明的出现,让我们思考该如何选用人才。既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片面地看重职称、学历和资历。抛开“身份”的成见,唯能者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否则,一切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