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权力清单实施起来是啥样? 皖苏浙三省试点追踪

25.03.2015  11:00

  “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面对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许下的庄严承诺,各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如何实施?记者就此采访了先行试点省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皖苏浙三地,看地方权力清单实施取得的成效进展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权力含金量几何?——要“割肉”不要“剪指甲”

  用药安全是百姓关注的焦点,然而药品质量出了问题,药品生产审批部门有无责任,是哪个环节的责任,往往说不清楚。在安徽,去年10月开始公布实施的政府部门权力责任清单则有效改变这一局面。

  记者在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政权力责任清单上看到,位列1号的权力是“药品生产行政许可权”,清单上不仅详细列举了这项权力的法定实施依据,还详细列出该权力在行使中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一旦出现“对不符合条件给予审批或越权审批的”“审批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等问题,都有对应的问责。

  “有了这样的清单,政府权力透明,责任事项明白,权力不能再任性,老百姓也更放心。”一家药企负责人说。

  作为率先探索推行权力清单的省份之一,安徽省从2014年4月份开始在包括安徽省食药监局在内的全省75家省直单位探索实施省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公开工作。依据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和相关法规对上述省直单位的审批、处罚等10类权力进行大摸底、大清理、大晾晒。在浙江和江苏,类似的工作去年也同样展开。

  亮出权力清单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政府部门权力的自我“割肉”过程。“哪些权力要取消、哪些权力要下放,都涉及部门的切身利益。”具体负责清单编制工作的安徽省编办副主任郭本纯说。在安徽,历时半年经过政府部门、法律专家、社会征求意见等“几上几下”程序,最终梳理纳入权力清理范围的省级75家单位权力事项基数是5405项,经审核,减少3693项,精简超过68%。在浙江和江苏,最终确定的省级政府部门权力也精简超过40%以上。

  如今,上述省份的权力责任清单不少已经在政府网上全文公布,供公众点击浏览,每一项权力不仅列出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依据、办理时限等,还有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权力运行流程图一目了然,以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不过,采访中,一些参与权力清单编制的人士也提出,建立科学的权力设置标准是决定权力清单“含金量”的前提。“权力、责任清单是个新事物,权力怎么列、责任怎么定都是个新问题。”一位参与地方权力清单编制工作的专家指出,少数单位把一些本应该取消的事项也进行打包处理,或者把风险大的权力事项和审批事项推出去,把有利可图的审批权抱在手中。这种“合并同类项”的办法实质是一种简政放权的数字游戏。

  “自己清理自己手中的权力,恰如自己清理自己的办公室,谁会把有用的东西扔出去?这其中有多少削减的权力是‘割肉’,又有多少削减的权力形同‘剪指甲’值得关注。”这位专家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