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世界杯“大战”落下帷幕 中科大斩获“两金一银”
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22日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当天,入围决赛的机器人队伍各自上演精彩较量,角逐工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类人机器人等领域的冠军奖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蓝鹰队”主场比赛斩获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在闭幕式上,合肥市副市长王翔向2016年机器人世界杯举办地德国莱比锡市代表移交了RoboCup国际联合会会旗。RoboCup国际联合会主席野田五十澍宣布,日本名古屋市成为2017年机器人世界杯的举办地。
中科大“蓝鹰队”
首个冠军出现在专业组机器人精准测试项目中
、上海交大“蛟龙队”、洛阳理工学院Dream Robot队包揽前三名。
仿真2D组决赛中,
前八强中国队占了四个,中科大“蓝鹰队”最终反超日本HELIOS队夺冠,实现三连冠。
被寄予厚望的服务机器人比赛中,“可佳”因失误惜败德国科布伦茨-兰道大学的Homer队,屈居亚军。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大学“水之队”在中型组足球赛中,4:1战胜劲旅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再得一金。
浙江大学ZJU Dancer和Slict队分别参加类人组(KIDS)和小型组足球赛,分别得到一银、一铜。
中科大“蓝鹰队”
“可佳”团队获两个冠军服务机器人因“小失误”屈居亚军
作为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东道主,中科大派出服务机器人“可佳”、“可佳工人”、“机器人足球”、“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4支队伍参赛,而“可佳”团队共获得2个冠军、1个亚军的好成绩。
“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首次亮相斩获大赛“首冠”
昨天上午11点30分,正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酣战”的机器人世界杯诞生首个冠军。“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以将近36分的绝对优势远甩第二名,斩获冠军。“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今年是首次亮相世界杯,参加今年世界杯首设的机器人精准测试项目。
中科大“蓝鹰队”队员唐可可介绍,“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的优势在于负重和精确定位,而它在比赛中也不负众望,不仅能负重40公斤,还能跨越3厘米高的门槛,并能很好地规避障碍物,走点精确到3-7厘米,未来,“可佳”的精确度将能达到毫米。
中科大“蓝鹰队”队员陈赢峰介绍,“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还有一个关键的“突破”在于对障碍物的识别与避让。此前,机器人对障碍物的识别主要依靠激光“平扫”,“如果有障碍物低于激光平扫位置,那机器人就看不到障碍物。比如,地上的拖鞋。”而“可佳低成本移动平台”则采用了“三维”识别技术,让机器人上下左右都能兼顾到。
据了解,对机器人进行精准测试比赛项目,也是本次大赛的重头戏,这将有助于推动机器人更靠近产业化。
“可佳足球机器人团队”决赛反超日本队成功卫冕
昨天上午,中科大“可佳”足球机器人团队实现“逆袭”,以4:0战胜日本Helios队,获得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仿真2D组冠军,这也是中科大“蓝鹰”机器人足球队连续第三年夺得该项目的世界冠军。
“太兴奋了!三连冠!”中科大“蓝鹰队”队长李箫介绍,21日晚上的小组赛上“蓝鹰队”输给了日本队,“我们连夜对程序进行了一些调整,没想到今天就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连冠的成绩也是我最圆满的毕业礼物。”最近三年,李箫连续参加了三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亲历中科大“三连冠”的他,对这一结果感觉非常满意,“这是对过去一年成绩的最大肯定。”
“可佳服务机器人”决赛时在倒水环节出现“失误”
昨天,当“可佳服务机器人”获得亚军的消息公布时,不少媒体同行和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惊讶和惋惜,因为小组赛以来,它一直表现良好,遥遥领先。在总决赛过程中,“可佳服务机器人”在倒水的一个环节中,倒洒了一些水,构成了失误,最终屈居第二,惜败德国队。
面对这样的结果,团队成员陈凯说:“成绩总体满意,但对于我来说是有些遗憾的。平时的实验中,‘可佳’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他分析,由于机器人灵敏度比较高,周边闪光灯等原因,造成其不稳定或是“可佳”在决赛中失分的主要原因。
尽管有遗憾,但是谈及未来,陈凯露出了笑容,他说,最初研发这个类型的“可佳”机器人的初衷就是让机器人在家庭中能充分服务,实现与人交互。因此,未来“可佳”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一要提高稳定性(稳定性是决定机器人表现的基本要素),二要提高硬件质能,三要加强软件技术,用更强的算法识别物体。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
时隔一年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上再夺冠
盯人、短传配合、带球过人……这些足球比赛中的常用技巧,对于机器人来说完全不是难题。昨天下午,机器人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由中型组机器人献上。最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水之队以4:1击败对手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Tech United队,摘得第19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足球赛中型组桂冠,时隔一年再次站到这一项目的冠军席位。
“横冲直闯”机器人也要吃黄牌
据了解,除了有人类足球赛的技术,比赛也采用了部分足球比赛的赛制。如果机器人横冲直闯太激烈,也会吃到黄牌。当其中一个机器人犯规时,裁判掏出黄牌对准机器人头上的摄像头,引发观众阵阵笑声。
“我们球队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5米左右。这次比赛中,整体配合、守门员表现都非常好。”水之队队员李斌斌告诉记者,过去受到技术限制,机器人在处理高球上是技术难点。今年,机器人守门员安装了一个“深度摄像机”,可以捕捉到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在球的落点截住。目前,机器人可以截住速度在10米/秒的球。
李斌斌透露,除了赛场上的5名队员,场下还有一个作为“中枢系统”的PC,来负责机器人策略。
“赛后彩蛋”机器人与人类对抗
令观众意想不到的是,在精彩的决赛之后,还送上了一枚惊喜的“彩蛋”——一场由冠军队和RoboCup国际委员会理事们组成的5人战队展开10分钟的“人机大战”。
赛场勇猛、速度和技术俱佳的水之队,在和人类对抗时,因“身材”结构限制,屡屡被人类球员从“脚下”把球偷走。虽然机器人抓住防守漏洞进了一球,但依然不敌人类队伍的灵活配合,最终1:3惜败。
“我们曾经设定一个愿望,要在2050年开发出一支由机器人组成的足球队,击败人类的世界冠军队。”RoboCup中国委员会委员刘斐说,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今天机器人虽然输了,但表现非常精彩。人类球员可以去用脚把机器人控制的球带走,但机器人的结构限制了它无法反击。另外,机器人没有办法处理高球,这也是一大限制。不过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都不会是问题。”刘斐说,“一旦机器人克服了这些难关,有能力和人对抗的时候,一定能战胜人类。到2050年,这一愿望肯定能实现。”
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
小型类人组决赛加时赛一球之差憾负
昨天下午,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小型类人机器人决赛现场,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与日本千叶工业大学CIT Brains Kid队争夺最后的胜负。最终,日本CIT Brains Kid队在加时赛踢进一球,以1:0的比分拿到该项目冠军。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屈居第二。据悉,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已经多次参加机器人世界杯大赛,本次来合肥参赛的一共有16名队员,主要以本科生为主。在这项比赛上,浙大队伍的最好成绩是第三名。
昨天下午2点30分左右,小型类人组决赛正式开始,日本千叶工业大学CIT Brains Kid队首先发球。现场围观观众情绪高涨,不停高呼“shoot shoot(射门)!”为球员打气。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的“球员”擅长“左右带球”,而日本千叶工业大学CIT Brains Kid队的“球员”在踢高球上更胜一筹。双方球员呈现胶着状态,上下半场都赛完,比分依然是0:0未能分出胜负。
在随后进行的加时赛中,日本千叶工业大学CIT Brains Kid队球员一记射门突破僵局。最终至比赛结束,成绩定格在0:1,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一球之差憾负日本队,屈居亚军。
“今年的比赛中,对方选手踢了很多高球。这个技能我们掌握,但不是强项。本来我们也想过改变策略,但后来觉得与其去临时尝试不大擅长的,不如坚持带球策略。”比赛结束后,ZJU Dancer队队长余冬冬说,虽然未能获得冠军,但他们对比赛结果满意。记者了解到,在另一项小型组机器人比赛中,浙江大学ZJU Nlict队未能成功卫冕,获得第三名。
-链接小型类人组机器人
小型类人组有黑色身躯,四肢修长,“头”上装着一个能旋转的“眼睛”。比赛场地为它们专门造了一个绿茵球场,使用“小号”足球。比赛中,机器人会踩着小碎步,慢慢向前移动,跌倒也能爬起来,完全自主,能通过摄像头识别球的颜色,定位球,思考以后把球踢进球门。浙江大学ZJU Dancer队队员介绍,小型类人组机器人一般身高在62cm-82cm之间。(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