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审计局创新机制 完善措施 推进民生工程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阜阳市审计局严格按照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工程审计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民生事业总体规划,组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围绕2014年度33项民生工程,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措施,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审计监督工作,全力对我市宏观政策落实情况、民生资金使用情况、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确保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
一、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建立联动工作格局。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切实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市审计机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审计责任分工,加强民生审计工作组织保障。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全市审计系统联络机制,建立审计情况报告制度,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联动互动,充分发挥全市审计机关整体效能。加强与民生工程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机制和横向推进机制,全面掌握民生工程实施进展和动态。
二、不定期开展座谈会,交流民生工程工作进展成果。通过不定期开展民生工程审计审前座谈会,各个单位就本单位民生工程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交汇探讨,及时了解民生工程的工作进度,稳步推进民生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民生工程信息共享机制。阜阳市审计局围绕全市民生工作为中心,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审计宣传活动,通过编发工作简报、分发宣传资料、出刊宣传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民生工程审计在涉及民生工程领域的监督职责、监督内容、审计程序、监督方式及2014年监督的重点项目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市审计机关将继续实行民生工程审计联络员制度及民生工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明确人员分工,确定专人负责,及时沟通各县市区审计机关民生工程审计项目审计工作动态、跟踪民生工程实施进度及政策落实情况。
四、积极沟通协调,发挥整体合力。市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结合财政“同级审”、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审计,对部分民生工程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对于民生工程审计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深度挖掘,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强化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