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审计监督提升到我国八大监督体系之一,明确要求“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新时期、新要求,对各级审计机关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审计监督任重道远,使命光荣。针对目前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现状,就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摆在基层审计机关面前一道长远而深刻的命题,基层审计机关怎样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结合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笔者认为: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整合审计资源来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资源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好国家审计主导作用
国家审计是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主力军,在我国现有的审计监督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是其他审计资源所不能替代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要着力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用过硬的审计队伍,通过对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民生工程审计来推动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深化改革。
在审计方式方法上,要从审计年度计划的统筹协调和现有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上不断探索创新、整合好现有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努力造就复合型人才。在审计项目整合安排上做到:常规审计与专项审计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审计成果,做到一次审计成果共享。
在审计手段上,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途径,创新电子审计技术,提高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
二、精心指导好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发挥内部审计助手作用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不可缺少的审计资源,机关单位内部审计组织与国家审计的关系,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是“亲戚关系”。国家审计结合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指导。推动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一是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和财务人员人才库。二是聘请专业人才参与特定专项审计任务,如土地、环保、民生工程专项等。三是采取委托审计方式,对部分内审机构健全的部门的二级三级预算单位的财政收支和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情况实施审计。四是探索组织部分内审机构健全的部门采用跨行业交叉审计的方式,对部门预算执行实施常规审计。五是探索在县域范围内中心镇组建审计分支机构,由县审计机关与中心镇政府双重领导,对乡镇本级预算执行和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资产负债,和村(社区)级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实施审计监督。定期向国家审计机关报告工作。
三、充分发挥社会审计资源的补充作用
社会审计组织是审计体系中不可缺少审计资源,它与国家审计用通俗语言表述就相当于“朋友关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审计,在开展委托业务时,首先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一些信誉好、业务精的社会审计组织,建立社会审计中介资源库,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安排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常规性审计项目。其次要建立社会审计组织行业自律,执业质量标准和规范,廉政纪律等,来规范社会审计组织的执业行为。同时还要建立社会审计机构从业质量优胜劣汰制度,凡不符合质量要求和违反审计纪律的社会中介机构,第一次约谈,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列入黑名单,禁止参与国家审计委托的审计项目。
综上所述,要切实解决实行审计全覆盖与基层审计机构人少事多的矛盾,只有走整合各类审计资源这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