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快跟上 流转更顺畅
规范合同少纠纷隐患多
“当初对合同条款考虑不太周全,后来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
——和县姥桥镇姥长村种粮大户夏勇
“不规范的流转合同,埋下了纠纷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后期发展。 ” ——姥桥镇副镇长陈自杨
“糯稻还有40多天就可以收割了,今年的产量应该比去年高。 ”9月16日,在和县姥桥镇姥长村,种粮大户夏勇站在田埂上兴奋地说。
2013年,夏勇和朋友一起返乡创业,流转了5300亩土地,专门种植粮食。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刚回来的时候没有经验,政府也没有统一的土地流转合同模板,就自己拟合同和农户签了。 ”夏勇说,当初对合同条款考虑不太周全,又碍于乡里乡亲情面,只对流转租金和年限做了约定,对土地里的其他物权,以及水渠、电线等辅助设施的使用权都没再做约定。
由于合同约定不够完善,夏勇每年都会遇到“疙瘩事”。一次,有个发包农户站在田里不让机械作业,嚷嚷着夏勇用了他的水渠和电线,得给3000元使用费。夏勇气不过,回家找出合同,才发现合同上没有约定。无奈之下,只好支付1000元钱息事宁人。
就在几天前,马鞍山市科农种业公司执行董事杜少飞才处理完一起头疼事。该公司在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八卦村陆续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以前签合同的时候没想到这么多,农户违约成本太低,现在每年都有两三家发包农户中途要回土地,对企业经营生产影响比较大。”杜少飞告诉记者,担心流转的土地中途被发包农户要回,导致投资打水漂,已成为许多种粮大户的心病。
“土地流转双方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或者碍于邻里情面,签订协议不规范,有的甚至只有口头约定。不规范的流转合同,埋下了纠纷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后期发展。 ”姥桥镇副镇长陈自杨说。
中介不到位信息对接难
“如果有土地流转中介帮忙,我们就要省心得多。 ”
——和县姥桥镇种粮大户夏来华
“一些基层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审查备案等服务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土地交易服务开展。 ”
——马鞍山市农委政策法规科科长汪倩
“我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汉,哪知道外面的信息呢。 ”姥桥镇许村村民夏来华经常为流转土地的事情发愁。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通过向亲友打听的方式来了解土地流转信息,但效果并不理想。
2009年,得知当涂县新桥镇有一块360多亩的土地对外流转,夏来华接手这块地,经营得挺好,一直想扩大经营规模。直到去年,他才得知姥桥镇要对一块400多亩的荒滩进行改造,便立即找到镇政府,双方协商以6.5万元/年的价格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这块荒滩并不是太好,光改造土地就得投入50多万元,但靠自己的力量,能流转到这么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很不容易。如果有土地流转中介帮忙,我们就要省心得多。”夏来华说。
夏勇也曾为流转土地的事情犯愁。去年7月,同属姥桥镇的夏祖村、孤舟杨村两个村,先后有村民慕名找到夏勇,请他流转自家土地。夏勇如获至宝,亲自到夏祖和孤舟杨村,挨家挨户询问村民有没有流转土地的意愿。经过近一个月努力,流转到了800多亩土地。 “我只是运气好,知道了这个信息,现在想再流转就很难了。 ”夏勇说。
为打通农村资源资产的市场价值实现渠道,2013年,马鞍山市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去年,含山县、和县、当涂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分别建成运行;各乡镇也设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窗口;各村确定一名土地流转信息员,构建了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马鞍山市农委政策法规科科长汪倩坦言,因为这项工作开展时间短,一些基层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审查备案等服务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土地交易服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