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构建“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 带动贫困户增收

19.06.2018  13:16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努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购置了炒茶设备,每斤茶叶可以多卖50元。 ”近日,桐城市黄甲镇脱贫户黄良玉告诉记者。桐城市黄甲镇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9136人,去年底贫困人口只剩下60户128人,全镇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该镇除8个村都有茶叶基地外,每村还着力打造1个至2个特色产业基地,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全镇90%的贫困群众增收。

  “扶贫扶到根子上”,关键在于产业扶贫。我省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全省累计发展到户产业扶贫项目覆盖率近97%,户均项目2.03个;发展到村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村全覆盖,村均项目6.67个。

  为促进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各地采取奖补措施,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添动力、鼓干劲。在阜阳市颍东区,为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除小麦、玉米等传统大宗作物外,蔬菜、芝麻、绿豆、豇豆、烟叶、鲜食玉米及黑小麦、黑土豆等特色经济作物,贫困户种植面积0.5亩及以上,区财政扶贫资金首次按照每亩300元奖补;中药材、菊花、水生作物、油用牡丹、山核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5亩及以上,区财政扶贫资金首次按照每亩450元奖补。

  “若没有接受培训,像我这样的情况哪能有份工作。 ”在桐城市旺润制衣厂,记者看到残疾贫困户方德平正在操作着缝纫机。这个吸纳近60名残疾人就业的制衣厂,产品出口欧美地区,员工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

  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必须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活力。为此,我省多地开展“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的扶贫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1次以上技能培训,学会至少1项实用技能,实现1人长期就业。

  “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 ”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认为,产业扶贫要结合地方实际,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结合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等,铺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快速通道”,努力构建稳定脱贫新模式。(夏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