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珠城活力增

04.12.2015  18:13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的理念,依托“人才金港”平台,持续推进人才建设——盛会对接,广引八方英才

11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的蚌埠籍大学生卢梦婷来到蚌埠市人力资源产业园,上午参观蚌埠知名企业、博物馆、规划馆等,下午又参加了园区组织的人才招聘会,还报销了往返路费补贴。卢梦婷收获最大的是,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十几家心仪单位的招聘信息。她说:“企业多,岗位丰富,相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11月20日至21日,2015蚌埠 (皖北)人才合作对接会在蚌埠市会展中心及人力资源产业园举行。卢梦婷参加的正是人才合作对接会重要活动之一——“大学生回家看看”活动。 70余名蚌埠籍大学生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与此同时,位于淮河文化广场的会展中心更是人头攒动。来自黑龙江、吉林、甘肃、陕西、四川等十多个省市112所高校和职业院校近万名毕业生,与950多家企业对接。蚌埠丰原涂山制药厂人事专员刘跃一边忙着接收应聘者简历,一边满意地告诉记者:“过去现场招聘多是周边学校,这次东北高校的毕业生都来参与,对企业来说,大大拓宽了选择面。

与会展中心的热闹相比,人力资源产业园人才沙龙显得格外安静,由合芜蚌(蚌埠)人才金港承担的另一项大会活动——精英预洽会正在进行。 30名高层次人才与蚌埠市6家重点企业分别一对一面试。经过筛选,入选人才多是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匹配精准,签约成功率达70%。

岗位对接场面火热,校企对接成果颇丰。来自11个省市的38所高校,共同成立了 “蚌埠 (皖北)高校就业合作联盟”,搭建跨区域人才交流合作通道。参会高校和职业院校向蚌埠市企业发布了3.1万条2016届毕业生信息,蚌埠市260家企业与高校主动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大会还征集了企业技术(项目)需求信息125个,高校产学研成果152个。校企双方零距离沟通,31个产学研项目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对接会上,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高层次人才颁奖、博士论坛、项目路演等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整个大会衔接紧凑、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一场人才的盛会、合作的盛会。 ”蚌埠市人才办负责人说。

持之以恒,集聚人才高地

大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蚌埠市近年来在人才引进方面持之以恒的积累。”蚌埠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孟祥光告诉记者,该市坚持人才创新制度,润物无声,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2012年,每年劳务输出人口达60万人的蚌埠出现了本土用工荒,蚌埠市适时推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的“孔雀计划”。此后,“孔雀计划”内涵外延不断拓展,成为鼓励和吸引在外蚌埠籍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业人才回蚌发展兴业的品牌化活动。连续3年举办“蚌埠籍大学生回家看看”“蚌埠籍企业家暨创新创业人才回家过年”“赴高校集约化招聘”等系列活动。几年来,吸引1.3万名人才回蚌创新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054个。 “孔雀计划”人才工程被中组部人才局评选为全国基层人才工作最佳案例奖,也是我省唯一。

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为蚌埠市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蚌埠市紧贴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人才特区实施意见、任务细化分解方案、政策实施细则等,建立“1+X”人才政策体系,着力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聚一批具有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并及时兑现人才扶持资金,仅2015年,为71家企事业兑现人才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

蚌埠市还尝试运用市场化手段,柔性引才,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难题。2012年,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建设合芜蚌 (蚌埠)人才金港,实现与上海及全国优秀人才资源的直接对接。三年来,蚌埠市人才金港同23所国内外重点高校、人才服务机构和91家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前不久,承办了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峰会,邀请全国近40名“千人计划”专家来蚌交流合作。

科学发展,人才为本,蚌埠市委、市政府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正着力把蚌埠建设成为京沪线上各类人才教育培训重要基地、创新创业重要驿站和支撑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人才高地。”蚌埠市委组织部部长胡朝荣说。

孔雀开屏,助力转型升级

大批人才的集聚加盟,推动了全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广大科技人才在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中,以技术攻关为核心,以创新项目为依托,着力攻克产业链条中的关键技术,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很多填补了国内空白。”孟祥光说。

安徽大富光电科技公司从苏州引进高水平团队,发明中国首款OLED蒸镀用金属掩膜板,成就了中国第一款彩色OLED显示屏,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海归博士高宇团队回国后,加入安徽远大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出国际首创的利用物理高温灭菌杀虫的方法,以及防治土传病虫害的解决方案,让沿用几十年的“药物防治”传统种植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不到1年时间,东北大学教授王峰博士团队建成了全省首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并聘请“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为名誉院长,在丹麦建立蚌埠市第一个海外引智工作站。 2014年12月,中心成功协办了我省首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 “千人计划”专家徐根宝、汪洪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以及中恒新材料、方兴科技等企业的核心技术人才的刻苦攻关,攻克了“超薄玻璃-导电膜玻璃-电容式触摸屏-液晶显示屏”产业链平板显示技术,推动了蚌埠硅基材料产业迅猛发展。

普乐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孙嵩泉,带领团队自主设计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独立开发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设计空白。

木茂鸟集,水深鱼欢。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蚌埠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73.1%和77.4%,皖北领先。目前,蚌埠市人才总量、每万人拥有的各类人才数均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并以年均9.5%的速度增长,实现“人才回流”。

•记者手记•

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上,蚌埠市作出了有益探索。在人才引进方面“以用为本”,推出多种活动,搭建多样平台,培植淮畔沃土,创造良好环境。实践证明,持之以恒必有大成。2015人才招聘。(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