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把脉安徽自驾游 景区8成都是自驾客
(资料图) |
2014年上半年的小长假期间,全省 旅游 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新高,其中以自驾游为主的游客,占到游客人数总量的80%以上,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今日(30日),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伴随自驾游的火爆产生了中小景区承载力过低、景区软件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应采取措施更好地“掘金”自驾游,促进全省旅游业健康发展。
三大片区之自驾游客源
安徽的自驾游客基本上来自省内和邻省。
●大别山片区景点:主要集聚了省内皖北和 合肥 经济圈的自驾游客;
●皖南片区景点:主要集聚了皖江和周边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的自驾游客;
●省会城市近郊乡村:自驾游发展势头强劲,如合肥大圩、牛角大圩、肥西三岗、三十岗桃蹊水果农场等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短途旅游持续升温。
-现状
客源基本上来自省内和邻省
自驾游首先的要求是便利、舒适,受限于小长假期间 汽车 活动半径的影响。
报告显示,安徽的自驾游客基本上来自于省内和邻省。其中,大别山片区景点主要集聚了省内皖北和合肥经济圈的自驾游客;皖南片区景点主要集聚了皖江和周边江苏、浙江、湖北等省份的自驾游客;省会城市近郊乡村自驾游发展势头强劲,如合肥大圩、牛角大圩、肥西三岗、三十岗桃蹊水果农场等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短途旅游持续升温。
以家庭游、 亲子 游为主体
“和传统的跟团游不同,旅游体验要求更高。”省经济信息中心的专家表示,自驾游游客在行程安排上更为宽松、随意,对旅游的体验感要求更高。在一些知名景区,漂流、溜索、骑马、露营等体验型旅游项目越来越多。同时,得益于自驾游的便利性,更符合深度体验的乡村旅游正日益兴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福”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旅游内容。
自驾游充分照顾到了老人和小孩行动不便的特点,因此家庭亲子游客增多。今年的小长假期间,自驾游一般都是家庭整体出行为主,有的还是三代人或数个家庭组成的车队一起出游。
-问题
中小景区接待能力不足
由于自驾游的便利,众多中小景区,甚至还是尚未开发完成的景区都迎来了大量游客,由此产生了停车难、住宿难、吃饭难等一系列问题,部分自驾游游客在抵达景区后又不得不折返几十公里吃饭、住宿。一些城市周边新开发的景区由于交通拥堵、无法停车,甚至是景区管理人员直接引导游客开车逛完了景区。
景区软件建设滞后
在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期间,省内某5A级景区仅开通两个售票窗口,且无任何管理人员在购票处、景区入口、景区游览车等重要节点维持秩序,游客排队混乱,口角摩擦不断。
“众多景区包括5A级景区在硬件建设逐步达标后,软件建设相当滞后。”专家坦言,导致景区对外信息发布不够及时,包括道路交通、食宿等重要信息,游客都没有有效渠道提前获知。旅游主管部门和景区面没有预估到大量游客的到来,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
乡村游多为“餐馆型”
乡村旅游发展虽然迅速,但由于缺乏规划,导致整体品质较低且同质化日益严重。“以吃为主,短线经营。导致缺失旅游形态,缺漏品牌包装,缺乏个性化开发,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特形态。”专家指出,目前的乡村旅游大多都是“餐馆型”的,没有进行特色饮食的深度开发,缺少娱乐功能。
此外普遍规模较小,缺乏对市场的细化分析,不能给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满意服务,导致乡村旅游低质化生存。加上陋习明显,档次不高,部分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差,“脏乱差”问题突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