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挂果煞是喜人 农场主却为销售发愁(图)

18.09.2017  19:42

颍州晚报消息 李国涛是一名大学生,2014年返回家乡,在太和县税镇镇孙楼村大陈井流转了110亩地种植晚秋黄梨。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培育,今年梨树结出了金灿灿的黄梨,煞是喜人。

但由于梨价便宜,他面临销售难题。

站在自家的梨园中,李国涛的心里又激动又发愁。

拿出结婚时攒的钱,流转土地种果树

李国涛今年26岁,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返乡种地,发展现代农业。

“也许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对土地有感情。上大学期间,我一直很喜欢看央视的农业节目。”李国涛说,加上政府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他认为从事农业种植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对于他的想法,家人反对,乡亲们也不看好。“有人种了几十年的地,都没种出名堂。你一个年轻人,又没经验,万一砸进去,损失就大了。”不少村民劝他在城里找份工作,比较稳妥。

但李国涛决定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2014年,他拿出结婚时攒下的10多万元钱,又向亲友借了一部分,在村里流转了110亩土地,开始种植晚秋黄梨,并成立了华辉家庭农场。

此前,李国涛曾前往太和县胡总乡、河南漯河等地,考察学习当地农户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并从湖北一家果苗厂购进了梨苗。该厂承诺,等黄梨成熟时将予以回收,这更加坚定了李国涛的决心。

最忙时,很少夜里12点前睡觉

2014年秋季,李国涛以每株10元的价格,购进了1.7万株晚秋黄梨果苗。

果苗种下去后,三年才能挂果,前期的栽培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此前对农业种植并无经验的李国涛,为此专门学习了施肥、除草、剪枝、拉枝等技术。

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他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又到太和县胡总乡请有经验的种植户来地里指导。他经常早上6点多就到果园,一直干到晚上,去年夏天还中了暑。

李国涛说,最忙的时候,他很少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吃饭也极不规律。经过精心照顾,果树茁壮成长,他却瘦了十来斤。

黄梨销售问题,让他发愁

承包果园三年多,李国涛坦言:“感觉特别累,真切体会到了挣钱不容易。”截至目前,他已经向果园投入了60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向亲友借的钱,以及通过银行贷的款。

李国涛介绍,这110亩土地是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的,仅此一项每年就需支出10万余元,加上购买果苗、化肥、农药,以及除草、浇水、剪枝等人工费用,压在他身上的负担很沉重。

今年,这110亩晚秋黄梨全面挂果。李国涛算了一下,目前每株果树保留10至30个黄梨,总收成约有20万斤。

接下来的销路问题让他发愁。虽然果苗厂承诺回收,但给出的价格较低。李国涛称,去掉各项开支还不够本。“眼下正是晚秋黄梨上市的季节,加上国庆节和中秋节就要到了,欢迎大家到我的果园品尝、采摘。”

原标题:晚秋黄梨挂果 大学生农场主为销售发愁 责任编辑:王翠 文章关键词: 晚秋黄梨销售发愁 农场主为黄梨销售发愁 农场主发愁黄梨销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