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增知旧书店老板自传《最后的旧书店》周日首发行
“这是众人的力量,这是一座城市的情怀。”经过各方大半年努力,由合肥增知旧书店老板朱传国撰写的《最后的旧书店》一书正式出版。周日(11月8日)上午9时30分,将在安徽省图书城一楼大厅举行首发式。“谢谢大家对书的尊重,谢谢所有爱书的人。”朱传国告诉记者,他当天也将在现场签名售书。多位安徽著名作家也将到现场助阵。
“感谢这座温暖的城市”
今年4月,合肥最老的旧书店增知书店老板朱传国身患癌症,面临困境,经过持续报道后,引起全城关注,央视《新闻联播》也进行了报道。随后,老朱写下的四大本“收书笔记”集成《最后的旧书店》。
“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心旧书店和旧书,他们让我濒死的生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了绽放。”朱传国告诉记者,他现在每个月要在医院住十天,这是他最难熬的十天时间,“死亡随时会来,但我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朱传国在医院里看到更多绝望的患者,“每次看到他们无助绝望时,我都给他们打气,都和他们谈人生和生命的价值,现在我一到医院里,许多病友就会围着我问东问西。我希望给他们传递正能量,亦如这个城市给我传递正能量!”老朱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人关注书店,他觉得自己淘书的一生或许就是为了此刻而来。
朱传国告诉记者,开始不少人要捐款给他,被他委婉拒绝了。“大家是冲着书和书店去的,这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尊重和追崇,所以我本人不需要大家的捐助。”在大家对旧书店的关注下,据他介绍,在当时4月高峰时期,营业额达到了15万元,暂时缓解了他的经济负担。不过,随着半年时间的过去,每个月五万元的高额医疗费用,还是让老朱捉襟见肘。“现在主要是爱人和孩子在书店里,目前书店经过一次较大淘书后,藏书量也下降了,所以非常希望有旧书想卖的朋友,可以到店里将旧书卖给我们。”
老朱告诉记者,这座城市的温暖,更加坚定了他把旧书店开下去的决心。“现在主要在培养儿子淘书、鉴赏书的能力,我不在医院的时候,常常到店里,给他讲一讲如何选择好的旧书。”让老朱高兴的是,儿子对旧书店也越发喜欢了。
重病老朱周日签名售书
《最后的旧书店》共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为“淘书偶记”,记录了朱传国2011年至2015年收书卖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人生是在跟‘钱’和‘情’斗争,这是宿命”、“人,只有到生死关头,才能认清自我”……许多记录并不长,但里面真实的记录和想法,一些人生感悟等都让人动容。文风朴实真挚,语言辛辣真诚。
下部分为“爱书人语”,集中了季宇、许辉、韦君琳、陈劲松等20余位作家撰写的买书淘书故事以及与老朱的交往。
每一位作家最真诚地说着自己对老朱对增知书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有时候,我在挑书的时候,会朝他望一眼,看他在午后的阳光里孤零零地立着,面无表情,却怡然自得。……若垂钓的姜子牙或者严子陵,这小且破旧的书店,应该就是他的渭水或富春江吧。”作家常河这样在文中写道。
安徽省文联、省作协名誉主席季宇在文中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传统书店已受到严重冲击,旧书店更是处境艰难。但对读书人来说,旧书店的价值却无法取代。真诚地希望各界能够关注增知旧书店,帮助增知旧书店,使之渡过难关,重现生机。
周日上午9时30分,《最后的旧书店》一书在安徽省图书城一楼大厅举行首发式,将有数十位安徽文化名家到现场助阵,作者朱传国也将带着病重的身体到现场为读者签名售书。新书发布后,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合肥增知旧书店及京东均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