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日本大米”何以成为最有争议的国民奢侈品?
这些天,日本大米火了。
打开淘宝,日本民众一日三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主粮——大米,竟然赫赫跻身“被代购”阵营,销量不错的大米单价高达每公斤两三百元,最贵的开价2800元2公斤,堪称天价大米。再看线下市场,杭州万象城Ole超市的日本进口大米最贵104元/公斤,杭州大厦LSE城市生活超市的日本越光米售价为99元/公斤,作为热销产品,日本进口大米最近多处于断货、缺货的状态。
正在日本大米争议四起之时,农业部终于按捺不住主动发声,从进口量微乎其微的角度,斥责“日本大米已成中国最新奢侈品”之说。但进口的数据现如今并不具有多大的说服力,无论线上代购还是出国购买,的确有很多任性的土豪为了追求品质趋之若鹜。所以当农业部一发声,农网君竟然立马心动了——还真想仔细尝尝这传说中的奢侈大米究竟是不是真的好吃。一不小心,农业部反倒给日本大米做了广告。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日本网友对此事的看法:
既自豪,又鄙视的感觉,有没有?书归正传,回到今天的主题。究竟日本大米真的好吃吗?中国人为什么要高价抢购日本大米?亦或只是一场炒作?
话说这个东西是否好吃,农网君相信见仁见智。以个人极少数在日本吃饭的经历来说,日本大米的确口感很好,但也不至于好到离谱,大米始终不过是大米,最多是味蕾接收到的些许元素差异罢了。更何况全世界口感好的大米比比皆是,并不单单在日本,就咱们大中国,俺们安徽,好吃的大米都海里去了。我想,国人高价抢购日本大米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从昂贵的手表到高端衣帽,再到奶粉、药品、护肤品,到如今连矿泉水和大米都不放过,土豪和伪土豪一族还有广大的工薪阶层,但凡经济能够承受,皆是从外到里“国外制造”。农网君对此并不持批判态度,反而支持国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理念,包括我自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就一定要崇洋媚外?是谁制造了外国和尚会念经的局面?
国内的消费者其实很简单,想要的只有两个字——“放心”。我国的大米重金属污染不是没有先例。2013年5月,广东抽样检查的大米中有44%重金属镉含量超标;2014年11月,湖南79个农田的稻米样品被曝镉的平均值整体超标。根据2014年4月环保部的研究显示,我国16.1%的土壤已受到污染,甚至不少地区的土壤状况令农民都不会食用自己种植的庄稼。稻田耕种过程中存在的过度依赖农药化肥等问题较为严重,更别提一些类似于“用双氧水漂白大米”、“回炉打蜡”的可耻作法了。对日本大米的热炒,不否认存在很大一定比例的投机成分,但追踪溯源,还是源于民众对本土食品安全及环境现状的不信任。我们中国不是没有好米,只是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脆弱的不堪一击,从生产到监管,缺乏公信力,才会让大家无法安心。
所以农网君还是认为,无须纠结日本大米是不是“奢侈品”,也不能对“日本大米成奢侈品”的说法简单判断对错。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师夷长技以自强,重塑本土产品的说服力和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什么时候,各种产品特别是食品,不再仅仅依靠从业者的良知和基础的道德观念去保障?希望好事情都能从2015年开始。
最后啰嗦一句,农业部关注民生,并且及时发声,要大大点个赞。因为这是主动。
( 来源:安徽农网 作者:曹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