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羽毛羽绒产业遇发展瓶颈 正寻求新突破
安徽广播网2月15日讯 (记者:徐军)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是一个暖冬,这对于无为县的上百家羽毛羽绒企业来说,算不上是好消息,因为天气变暖给羽绒系列产品的销售带来一定影响。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仅销售遭遇瓶颈,生产成本的一路走高更让羽毛羽绒企业叫苦不迭。无为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郑汉平:“最起码,工人工资这块不得了,原材料也在上涨,生产那块肯定是要开源节流,尽量提高自动化水平”。
在压力面前,无为县一些先知先觉的羽毛羽绒企业主动求变,地处无为县无城镇的安徽蓝翔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很早就捕捉到了网络时代的商机,在巩固常规市场渠道的同时,全力开拓网络市场,目前成效斐然。公司总经理金信长介绍说:“做羽毛球的时候,我们就是搞了阿里巴巴在网上去销售,现在用微信、微博平台去推广自己的产品,注重现在的电子商务,它信息发布比较快、更有影响力。通过新的渠道,目前销售在百分之六七十”。
对于整个无为县的羽毛羽绒行业来说,目前亟待破解的题目还有不少,比如:缺乏拳头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等等。无为县无城镇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黎平安向记者坦陈:“我们现在还是在低端这块,没有往高端发展,没有往成品发展,把利润给了别人,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引进的力度,要引进一些高端的企业,要加大对成品的制作,向创品牌这方面发展。我们争取用5至10年的时间,把我们这个羽毛羽绒产业园打造成150亿产值的园区。”
长期以来,无为县羽毛羽绒行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各家企业各自为战,加大了整个行业的成本,也不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提升产品品质。无为县羽毛羽绒行业协会秘书长杨能玉说一个千亩羽绒羽毛产业园将尽快投入使用:“我们现在发展的缺点是比较零散,不便于集中管理,不便于污水处理。所以要把它集中起来,包括路啊、水啊、电啊,包括用工集中管理也有好处。在研发这方面,我们也在考虑准备搞一个羽毛羽绒检测中心,减少羽毛里面的杂质,提高品质”。
记者手记:
无为县羽毛羽绒行业经过20多年的持续积累,纵向比较进步不小,已经成为无为县的是支柱产业,有“牵一羽而动全县”的效果。但横向相比,与“全国三大羽绒基地”浙江萧山、广西贵港、广东吴川的差距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创新力、品牌力、集聚力不够。当务之急,要以创新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无为羽毛羽绒行业的“地域品牌”,扩大宣传力度,尽快把品牌做大、做响,并以千亩羽绒羽毛产业园启用为契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