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文化惠民“招牌菜”遍地飘香
一个舞台,一群演员,一场演出。初冬的夜晚,寒风瑟瑟,却依旧阻挡不住演员们的敬业之心和慕名前来看戏的300多名村民的热情。随着乐队伴奏的响起,演员们踩着拍子有节奏的走上舞台,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们一笑一颦中,从她们优雅的“水袖”中,从她们婀娜的身段中,落进每一个位村民的心里,观众席瞬间涌起一片激烈的掌声。11月13日晚,旌德县文化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正在该县版书乡的戏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让远离剧场的农民群众再一次在家门口看上了戏。
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是旌德县文广新局2014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进一步扩大文化惠民政策的影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让文化惠民的硕果惠及群众百姓,让文化惠民政策切实落实到实处。
为了满足农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该县文广新局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合理使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规范实施各项文化民生工程,一道道文化地方“招牌菜”遍地飘香。
今年以来,该县文化馆、图书馆和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免费开放,建立了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管理制度,悬挂了内外标识及标牌;文化馆建成200㎡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及200㎡书画展厅,并成立了特色艺术培训中心、旌德漆画传习基地、留守儿童艺术培训室、家长学校、小品排练厅、戏曲排练厅、书画培训室、多媒体教室等;全年完成送电影下乡放映732场,完成送戏下乡61场。按照广电总局要求,在城区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目前己完成四层主体建筑。
9月,该局重点把准百姓口味,精心创新烹饪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梓山大舞台”系列文艺晚会。这座‘走不了’的舞台,目标做到场场有主题、月月有演出。首场演出已于10月24日晚在县城灵芝广场准点开演。晚会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乡村美丽的风光。偌大的灵芝广场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首场演出的成功为整个活动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后续在全县范围内将持续推陈出新,确保每月的文化惠民大餐不断顿,且更有嚼劲。让居民在家门口坐享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幸福”,享受到真正的“文化大餐”。
此外,为了将文化惠民活动既‘做得好’,又‘能保鲜’,该县坚持由社会和群众来评判文化惠民服务的质和量,全年广泛征求各界群众意见,其中包括基层群众代表、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宣传文化专业人员等。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也应作为这种服务效果的检验员和裁判员,他们的意见建议推动着当地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使当地本土文化活动真正落地生根。(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