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指挥棒”指向哪儿
还有十几天,高考就要来了。就在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新高考,新面貌。比如,取消文理分科,部分科目两次考试,高职院校单独考试,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试行“专业+高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取消投档批次……这是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最全面、最系统的高考改革,也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
如今,“指挥棒”变了。新高考“指挥棒”指向哪儿?从本期开始,文教周刊将连续聚焦高考,敬请关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不做“分数拜物教”的奴隶
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一学生小张,有些兴奋地得知,自己两年后的高考不全凭分数了。老师告诉大家,将对所有同学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品德操守、责任义务、行为习惯,还包括身心素质、运动技能、艺术素养和参加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
高考从看“分”转向看“人”,是新高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从长期来看,《实施意见》第一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即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将教育拉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在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之间争论不休,常常为了“高分低能”的矛盾结果纠结不已,这一切,高考“指挥棒”难辞其咎。30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围着高考分数转,因为高考要分数,所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高分低能?没有关系,分数高就行。不锻炼身体?没有关系,反正这对考分无贡献。品德良莠不齐?没有关系,一切考分说了算。
在残酷激烈的入学竞争中,人们只能狠下心来,舍弃对人的健康成长更有价值的经历和体验,一边咬牙切齿地诅咒,一边义无反顾地成为“分数拜物教”的奴隶。那些企图与之对抗的中学、学生和家长,几乎都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悲剧英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高考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白无误地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
新高考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新高考方案中,大学招生录取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进行、如何使用,尽管在全国层面上还没有明确规定,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可供参考的新高考试点浙江,已经迈出了可贵一步。在浙江,高考成绩可以只占综合成绩的50%,高校组织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占总成绩的30%—40%。这样算下来,如果两个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差10分(百分制),就将在最后的综合录取成绩中差30分(按高考总分760分计算)!如此一来,综合素质评价绝不仅仅是“可有可无”,而是跻身决定性因素之一。
这同时意味着,高校将拥有高度的招生自主权,需要尽快“学会招生”。在以往“唯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下,高校仅仅是简单地“据分录取”,在改革之后,高校将根据学科、专业和发展的需要“按需招生”,不仅要研究制定一整套适合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需要的招生标准、条件和程序,还需要培养建立一支大规模、高素质、专业化的招生队伍。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致力于社会阶层正常流动
公平,是新高考方案中最闪亮的字眼。
甘肃省秦安县民生高级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还记得去年在新闻中看到新高考方案时,精神为之一振。新高考方案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这对河南、山东、广东等考生大省是利好!”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包军难掩欣喜之情。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素珍几乎在同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她说:“这对山西这样没有部属高校的省份来说,必将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新高考方案中“公平”二字的地位之高,让不少人“出乎意料”。“尽管此前社会上流传着高考改革方案的多个版本,但没有一个版本具有《实施意见》的超越性。”秦春华解释说,新高考方案跳出了教育本身,站在政治与社会的高度,通过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具体而微的改革,努力实现中国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重建社会的正义、公正与公平。
是的,新高考方案是对高考做出的规定,却绝不仅仅局限于高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方案站位更高,关注的实际上是高考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所内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因此,新高考方案不仅旗帜鲜明地将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每一项措施都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些甚至严格规定了具体数据指标。这些措施包括: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要求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
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科学选拔各类人才
“取长补短”变“扬长避短”
高考分数能够真实反映考生水平吗?如果能,为何会出现“高分低能”之弊?如果不能,为何以此为招生录取依据?长期以来,高考制度能否科学选拔人才,常常受到质疑。
科学性,正是新高考致力追求的目标。《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
一个数据也许可以“一滴水见太阳”。新高考要求打破传统“文理分科”,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初步摸底调查,拟选择“理化生”和“政史地”之外其他组合的学生比例达到6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原来有60%的学生不能“学其所好”“考其所长”,而现在,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权和自由选择权,高考由“取长补短”变成了“扬长避短”。
新高考科学性的提升,体现了对个体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考试评价内在功能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把握,方案不仅在考试内容上更加强调综合性、基础性,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实现了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相结合。具体有以下4个“打破”:
打破“一考定终身”。新高考要求,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在试点浙江,外语和选考科目均实现每年两次考试。
打破“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所有学生”。新高考优化考试科目,不再划分文理科。在试点省份,“3+3”的后一个“3”,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中自主选择。
打破“职校高校一勺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为职业技能型人才提供不同的招录渠道和发展路径,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打破“志愿填报高风险”。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这样一来,高校及其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将可能取代高校名气而成为考生入学选择的主要因素。
高考改革步伐铿锵,试点已于去年启动,2017年新高考将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让我们共同期待!
责编:李新培